那英与媒体评审发生争执 节目组:忘了解释环节
那英 图片来源:东方IC 版权作品 请勿转载
红火了一个季度的《中国好声音》,近日遭遇了不少风波,新设置的“媒体评审团”与导师那英在现场发生了碰撞。因为两方投票结果不一致,那姐在现场跟媒体打嘴仗,“通过投票我们也见识了媒体的品位。”面对质疑,好声音节目组表示,媒体评审的作用是代表市场进行选择,“看谁更符合市场的口味。”
本报记者沈参 展娟娟 长沙报道
现场 那姐与媒体评审发生争执
9月13日《中国好声音》的录制,首次引入了媒体评审制度,99位媒体评审团成员与导师一起决定学员去留。“导师100分分配权+99位媒体投票=学员命运”的模式显然让导师那英很不适应。录制现场那英与媒体评审团的意见两次不一致,一向心直口快的那姐不高兴了,自己喜爱的选手淘汰后,那姐流泪了,并对媒体评审放话说:“通过投票我们也见识了媒体的品位。”“小心我半夜找你们去……”当晚那姐的态度一直强硬,节目组负责人为缓和气氛表示那英只是开玩笑时,那英依然强调,自己没开玩笑。
直到15日的录制现场,那英才主动谈起13日的不愉快,并起身向媒体鞠躬道歉。
回应 节目组称“忘了向评委解释环节”
16日下午,记者采访了《中国好声音》节目宣传总监陆伟,他称那英的激动只是因为之前节目组沟通出现问题,“我们忘了向评委解释那个环节,让评委以为决定权在媒体评审那。她误以为自己手中是没有决定权的,所以产生了误会,因为媒体的投票跟她想象有差距,她一时比较紧张。”
据悉,原版的“好声音”并没有设置“媒体评审投票”,这也让不少网友发出质疑。陆伟表示“好声音”原版中确实没有媒体评审团,但是有“观众投票”这一环节,由于国内的这类节目不允许有观众投票或场外投票,“我们和版权方协商,加入了媒体评审,媒体评审来自全国各地,不存在地域性和偏袒问题。”对于网友对“媒体评审”加入的质疑,陆伟表示,媒体评审代表的更多是市场的态度,“看谁更符合市场的口味。”
声音 “评委越多,选出来的人越中庸”
“有冲突很正常,因为双方的角度不一样,大众评审可能更看重的是临场表现,而专业评审更考虑的是发展问题。”曾担任2009年、2011年快乐女生专业评委的沈黎晖认为,冲突不可避免,他认为大众评审选取的更多的是一个音乐上的“成品”,“谁现场发挥表现得更成熟,更完美,就会被选中。”而专业评委更多的是考虑未来的前景,“是在挖掘一个音乐的好苗子,所以更看重这个苗子的发展潜力,可塑造性。”
至于节目组所说的,设置“大众评审”或者“媒体评审”,是出于对市场的考虑,沈黎晖表示这种说法并不确切,“有时候大家自己都不知道市场要什么。人越多越没意义,选出来的人越中庸。也许他们选出来的符合现在的市场,但不一定是有发展前景的,也许这个市场周期,只有一个节目周期这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