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二》失意罗马 无缘电影节最佳影片大奖
两部华语影片《一九四二》和《毒战》尽管在展映中深受好评,但最后却无缘大奖。北京时间今晨举行的罗马电影节闭幕式暨颁奖典礼中,来自美国独立电影导演拉里·克拉克的作品《玛尔法女孩》拿下了电影节最高奖项最佳影片大奖,而两部华语影片则失意而归。
不过,《一九四二》获得了两个安慰奖——由观众和专业摄影家投出的青年影评人最佳影片金蝴蝶奖和意大利摄影家协会最佳摄影奖。
主竞赛单元冷门不断
在展映之后,不少意大利本土媒体都将自己预测名单中的最佳影片或者是最佳导演奖项投给了电影《一九四二》。当最后的结果出炉时,不少媒体大呼意外。
意大利本土报纸《 Ore》就认为,《一九四二》的失落,让电影节蒙羞:“想要追赶好莱坞和三大电影节的罗马电影节,为了标榜自己的风格,选择了一系列当代都市题材的电影得奖,却让《一九四二》这样的电影被完全忽视,不得不说是一个巨大的耻辱。”
意大利报纸《晚邮报》也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他们认为这样的选择,可能会成为罗马电影节历史上的一个污点。
而不少媒体也对本届电影节评委会成员的取舍问题提出了巨大的质疑,意大利报纸《Linformacion》认为,以杰夫·尼克尔斯为首的评审团过于钟爱现代伦理电影,有些不公正:“从电影节展映上来看,冯小刚的史诗电影《一九四二》和杜琪峰的《毒战》算得上是反馈最好的,但最后一众讲述现代情感的伦理电影成功上位,让所有的观众都大吃一惊。”
此外,本土电影《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夏天》连获最佳导演和最佳女演员两项大奖,引起了不少观众的不满。在颁奖典礼现场主创上台领奖之时,现场也响起了阵阵嘘声。
意大利本土媒体《 messaggero》坦承,这样的结果有些过于猫腻,“我们当然希望本土电影能有所斩获,但绝不是在《一九四二》和《毒战》全军覆没、《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夏天》上位的情况下,这样的结果让我们自己都尴尬。”
冯小刚高兴被读懂
尽管失意主竞赛单元,但是在青年人投选的青年评审团大奖和意大利摄影家协会所评选的奖项中,《一九四二》均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
尤其是在由全青年电影观众投票的青年评审团大奖中,《一九四二》获得了评审团的一致好评,摘得了金蝴蝶最佳影片奖。青年评审团代表给予了《一九四二》高度的评价,认为这部电影有着历史见证的意义,让人体会到了悲剧的一面。不过由于影片摄影师吕乐未能同行前往罗马,因此在颁发意大利摄影家协会最佳摄影奖时,冯小刚上台代吕乐领奖。
在获奖现场,两次上台领奖的冯小刚坦言,自己能被年轻观众所读懂,感觉十分惊喜:“能得到认可非常高兴,这部电影就是想让更多的年轻人知道我们过去经历了什么。”他觉得,能让更多的年轻人对过去有所了解和体会,是自己此次罗马之行的最大收获。而罗马电影节放映之后观众们激动的眼泪和掌声,则是对自己的最好回馈。
在谈到影片在罗马所受到的热捧时,冯小刚坦言,题材和人性的共通性让自己的电影能被海外观众所接受,“观众看懂了”对此次《一九四二》有着很大的意义。
而冯小刚也对电影在国内的上映充满了信心,在获奖之后的采访中,他表示自己已经对11月25日的首映礼迫不及待了。
罗宾斯:参演是因为被剧本吸引
因出演《肖申克的救赎》而令影迷赞不绝口的蒂姆·罗宾斯,1992年曾凭《超级大玩家》获戛纳电影节和金球奖的双料影帝,2004年又凭借《神秘河》获奥斯卡最佳男配角。
蒂姆·罗宾斯表示,他参演《一九四二》是因为被剧本吸引。他说,在好莱坞有很多表现人性黑暗的剧本,而看完剧本他认为《一九四二》是一部人性最黑暗的电影,也是人性最温暖的电影。他说的温暖是中国人临死的时候,不追问,有一点自嘲,他很心疼。
他饰演的梅甘神父是电影中虚构的一个人物,全名托马斯·梅甘,是一名意大利天主教牧师,旅居中国30年并收养了一名中国孤儿安西满。他在河南呆了30年,是民国时期在中国,特别是在河南传教的天主教神父的一个缩影。电影中的梅甘神父是个信仰坚定、乐于助人的人,他帮助并保护了由张涵予扮演的中国神父“安西满”,同时也帮助记者白修德深入河南灾区调查真相。他是《一九四二》故事中宗教线的主要人物,展现了一个来自西方天主教文化背景的人,在中国生活多年后,面对河南大旱灾时的态度。
导演冯小刚则称赞他和布洛迪:“做了很充分的准备,表演特别生动,真切。置身在这个情景完全忘了其他的事情”。冯小刚和《一九四二》剧组也让罗宾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说:“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故事,冯小刚完全能应对这次挑战。我非常欣赏剧组人员的努力工作。”徐帆说,蒂姆拍摄时,对剧本还提出了一些建议,他在塑造人物上是主动的,你觉得他们是演员,而不是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