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一九四二》是我拍过最难的电影
北京时间昨日凌晨,罗马电影节官方宣布冯小刚新片《一九四二》荣获青年评审团最佳影片金蝴蝶奖以及意大利摄影家协会最佳摄影奖。对于自己难得获得这么大的国际奖项,冯小刚表示得到罗马电影节青年评委的肯定,他们能够读懂《一九四二》,这让他非常高兴,他也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够知道过去的历史。据悉,电影主创已经启程回国并将于11月25日在北京国家体育馆举办首映礼,奥斯卡影帝阿德里安·布洛迪也将出席。而在这部今年贺岁档的重头电影上映之前,且听冯小刚导演对它的“深度解析”。
为什么要拍?▶▶展现中华民族面对灾难的态度
《一九四二》的背景发生在抗战时期的1942年,河南大旱,饿死300多万人,3000多万人口受灾。围绕地主、佃农、国民党政府、日本人和西方记者5个视角展开整个灾难故事。
一向以来,冯小刚都是以独有韵味的现代喜剧著称。但近年来随着《夜宴》、《集结号》、《唐山大地震》等电影的上映,冯小刚也展现出自己的多元化风格。这次的《一九四二》同样也算一部冯小刚的“非常规”作品。谈起这部作品的缘起,冯小刚回忆说,自己最早看到《温故1942》的小说是在1994年。“我的印象是一个下午,王朔给我一部小说,是刘震云写的。我看了小说之后,就萌生了要把它拍成电影的强烈的欲望。”
小说让冯小刚产生了什么样的“欲望”?他解释说,他觉得拍这样一部电影,对我们认识自己是特别有价值的。“我们从电影里,可以找到我们的母亲是谁,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从哪儿来的。我们是谁呢?中国历史上经历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灾难,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而非常缺乏一些对灾难有反省的作品出来。”
冯小刚表示,就《一九四二》这部电影而言,他最在意的并不是故事本身,而是其中所展现的中华民族面对灾难的态度。“在这部电影里,你看到的是饿死的300万河南人的态度。刘震云说过的一句话很恰当地总结了这个特性:当一个民族遇到的灾难特别多的时候,你用严谨的态度对付严峻,严峻都会变成一块铁。当用幽默的态度来对待严峻的时候,幽默就会成为大海,严峻就会变成一块冰,这块冰掉到大海就会融化了。”
拍了什么?▶▶用具体故事展现各方态度
刘震云的原著《温故1942》是一本调查体小说。但剧本《一九四二》必须用一个一个具体故事来呈现。冯小刚说,最早的时候他们也为这种从抽象到具象的改编异常挠头,在拍摄之前,他们去了河南等地实地走访调查,终于找到了不少丰满的故事,被他用在了《一九四二》的电影之中:“比如我们在河南巩义,遇到一个老太太叫刘和平。老太太说了一个让我们非常触目惊心的故事。在逃荒的路上,她父亲把她的妹妹给卖了,她母亲知道之后,急了,举起扁担就抡,人贩子以为要打他,实际上母亲抡起扁担是想拍死自己要卖出去的孩子,因为她宁可把这个孩子拍死,也不让孩子被卖。后来震云把这件事写到戏里,非常有力量。”
除了灾民的故事,《一九四二》里还有传教士的故事、西方记者的故事、国民党军队的故事甚至蒋介石的故事。“在蒋介石的政权里,从他作战的将领卫立煌,到他的省长、省政府主席李培基,再到一个给县衙做饭的伙夫,每个人对待灾民这件事上的态度都不同。蒋介石为什么不赈灾?因为他认为河南受灾这事是一个特别小的事。对他来说,某个地方饿死人是小事,但要是饿死那里的军队就会亡国,那就是大事了。所以他就没有把军粮拿出来赈灾。但是恰恰因为他忽略了这些灾民,6年之后,他就战败了。”
难在哪里?▶▶各种历史场景需要重建
此前在不同场合,冯小刚都说《一九四二》是他从影以来最难的一部电影。除了题材有难度之外,拍摄、宣传和票房回收同样有很大难度。“比如我们拍的都1942年那时候的人的精神面貌,1942年的饥饿中挣扎的农民是什么样?都说饿到吃树皮,我详细地问了,是把树皮捣碎了,再掺着土面熬一碗糊糊吃。现在到哪儿找这样的群众演员?所以我给主演们的第一要求,就是减肥。”
冯小刚表示,他拍摄过程中遇到不少实际困难,“比如1942年的洛阳火车站,灾民涌到那里往陕西走。今天的洛阳已经完全变了。就这一场戏,几百万元搭一座火车站,施工四五个月,就为了一条洛阳的街景。再比如美国特使威尔基到重庆访问,国民党组织群众夹道欢迎,又要搭一条1942年战时的重庆街景。威尔基的飞机掠过重庆,停在江心机场,又要搭一个机场。这些能不能不拍?我觉得如果在这里投机取巧省钱,观众马上就觉得不能被带入历史情境。”
甚至请两位好莱坞影帝参演也不是冯小刚的初衷。“本来没想过用什么大腕,更没想花多少钱。但投资方居然找到了罗宾斯和布劳迪这两位。他们的确是好演员。他们不光注重自己角色的戏,而且注意相关人物的反应。比如布罗迪就有一个我觉得很好的习惯,他身上一直装着笔和小本,现场讨论出来的,或者自己思考出来的东西,立刻记下来。”
在他看来,《一九四二》的主力市场依然是国内。“你必须要依据着中国市场来算账。对于1.5亿元的投资来说,需要大概4亿到4.5亿的票房才能打平手,所以它也不是说没有风险。但我觉得《一九四二》这部电影如果产生好的效益,会极大地鼓舞很多制片公司去拍一些有内涵的电影。这是特别有意义的、极具冒险的实践。”南方日报记者 郑照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