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娱评:从李安获奖看围观者的改变

2013年02月26日 15:00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当年李安的《断背山》斩获金球奖之际,我写了篇稿子,题为《到底是谁捧走了“金球”》。它其实是针对当时舆论的一片欢呼之声——李安获奖,有人认为中国电影有希望了,但其实并非如此。

  如今,类似的误会应该不会再出现了。李安再凭《少年派》拿下奥斯卡最佳导演,微博的声音大多还是欢呼雀跃的,只因为李安是一个中国人。但到了今天,少有人会说,《少年派》为中国电影争了光,网友思考的是:“是什么造就了风格多元而富有想象力的导演?”也有人表示焦虑:“李安只有一个,大多数中国导演只能败给现实,更何况已经没了梦想。”还有人作出调侃:“李安在今天的头版里拯救了李双江父子,更给李家添了光彩。”

  人们的想法在改变。一方面,人们对于奥斯卡到底是怎么回事,已经有了更多的了解。另一方面,人们对待中国电影的态度已经不像对待中国足球那般绝望,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电影在作类型化的尝试,而最近的《泰囧》和《西游》便让很多人有了这方面的底气。李安在当年凭《卧虎藏龙》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之后,曾对想冲出亚洲的中国电影人传授方法:“中国文化多姿多彩,有很多东西可以让我们在世界影坛上献宝,比如戏曲,还有历史。”这个当初仍算有新意的观点,如今已有很多中国电影人在尝试。

  当然,还是有人在今天因为《少年派》而欢呼“中国导演的胜利”,而这不过是国人民族自尊心的适度表现罢了。

  其实更不自然的例子表现在红毯。范冰冰貌似穿错了衣服,结果被无数人围观吐槽。我们心中仍然存在着自卑,这种自卑很隐性,因为我们一方面说着“不在乎奥斯卡”,另一方面却对自己的女明星是否会在奥斯卡的红毯上“出丑”而耿耿于怀。这种集体无意识的自卑,恐怕也只有等中国电影真正强大的那一天才能被克服。 羊城晚报记者 李丽

【编辑:蒲希茜】

>文娱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