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艺人参政议政请把镁光灯变成探照灯
■ 舆论场
评价一位艺人是不是一位称职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不是看他有没有提出多么有影响力的议案、多么有洞察力的观点和多么有号召力的口号,而是看他把什么样的黑暗照亮在人们面前。
随着各级两会的陆续召开,明星代表、艺人委员的新闻引发热议。艺人可不可以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法律层面上应该不言而喻,艺人也是人,他们的职业代表着相当一部分人的利益,他们理应有在人大政协发声的权利。但是,从其他的角度来看,比如从舆论的意义来看呢?
艺人代表委员备受诟病的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经常缺席,一个是当花瓶。艺人为什么会经常缺席?是不是艺人架子特别大?我觉得未必。在我国,无论人大代表还是政协委员都不是专职,所以开两会,大家都是放下手头的工作,“抽空”来的。但能够当上代表委员,应该都不是等闲之辈,大家都很忙,凭什么你们艺人就特别忙?特别容易缺席呢?
其实,在这方面,艺人特别需要被理解。艺人的职业有特殊性,那就是他职业的形式往往要求他本尊到场。开两会期间,省长可以请不是人大代表的常务副省长临时主持工作,省政府的工作不因为省长不在而停摆;班组长也可以请工友替班,机器照常运转;但是如果周星驰去开两会了,他的剧组就只能停下来等他。
艺人这个职业,出售的就是时间,一年365天,卖不出366天,即便是发布会、签售会,也无法找经纪人甚至别的艺人代班。所以,无论是人大政协,还是艺人本身,对于能否有时间参加两会,都必须谨慎评估。如果做不到年年全程出席,分身乏术的艺人最好还是放弃,两会是大事,做不到尽职尽责,最好的选择,还是全身而退,专心自己的演艺事业。
至于花瓶,因为术业有专攻,艺人在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等事务方面,可能与其他行业的代表(比如律师、会计师、工程师)相比不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艺人在参政议政方面没有作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应该是社会的意见领袖,但意见领袖是可以分类的。有的意见领袖具有影响力,有的侧重洞察力,有的富有号召力,还有一种意见领袖类型是属于注意力型的。艺人的意见也许无法影响他人,他们对社会的分析也未必洞若观火,要他们号召别人行动起来,更是难事,但是艺人在引发注意力方面,却有独到之处。他们出现在哪里,镁光灯就聚集在哪里,他们随便一言一行,都可能占据媒体重要的版面。
注意力不仅是经济,也是舆论,它是重要的舆论资源,也是强大的舆论武器。舆论学之父李普曼有一个著名的“探照灯”理论,他把报刊(媒介)比作探照灯:“它就像探照灯的光束一样,不停地照来照去,把一件又一件事从黑暗处带到人们的视域内。”
艺人一旦参政议政,他就把自己从“镁光灯的模特儿”变成为“探照灯的打灯人”,他吸引镁光灯的不应该再是一己之私的花边、花絮,而应该是公共领域中最需要照亮的地方。
所以,评价一位艺人是不是一位称职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不是看他有没有提出多么有影响力的议案、多么有洞察力的观点和多么有号召力的口号,而是看他把什么样的黑暗照亮在人们面前。
有时他眼角的一点泪光,就可以把整个世界照亮。
□邹振东(厦门卫视总监)
专题:2013年全国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