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可辛曾拒绝徐小平投资《中国合伙人》
《中国合伙人》自5月17日公映以来,票房成绩10天已突破3亿,但随着票房的增长,质疑声也不断滋生。为此,昨天陈可辛通过发行方表示,这部电影在筹拍时,新东方“三驾马车”之一的徐小平确实有投资的想法,但是被他拒绝了,“我不想因为投资就变成要帮他们拍歌功颂德的传记片。”
从《中国合伙人》海报上“我要发”的宣传语,到电影中数钱、发财、送别墅甚至送实验室……有网友认为《中国合伙人》透着 “土大款的气质”,分明就是“给富人捧臭脚”,传递的是一种“有了钱便是一切”价值观。对此,陈可辛用戏中金句“其实作为一个普通人,最重要的不是成功,而是不要丧失尊严”回应了质疑,“我拍的是‘吊丝逆袭’,不拍成功怎么逆袭?
陈可辛表示:“片中三兄弟,有我最不理解的,有我自己,也有我最想成为的,他们没有谁对谁错,如果你是男生,选择去成为谁;如果你是女生,选择去爱上谁,我只是真实地呈现三类价值观。”陈可辛说。
同样是创业故事,同样也有一个官司在整部电影中穿插,有不少影迷就把《中国合伙人》和《社交网络》联系在一起,认为前者是在抄袭后者,并将两片的很多剧情进行了对比:都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一个青年人从校园起步的创业历程,以及与两个合伙人之间分分合合的关系。都用开场约五分钟的段落交代了创业的原始动机:一个是因为想出国没出成,另一个是因为想泡妞没泡成、想进兄弟会没进成,事业都起源于失败。在《社交网络》结尾,世上最年轻的亿万富翁面对自己一手打造的市值250亿美元的facebook,蜷在椅子里颓废地一遍遍刷新发给前女友的好友申请——他赢得了世界,却换不回最初的那个人,除了钱什么都没有了。而《中国合伙人》则宣扬了另一种充满光明却不无诡异的价值观:有了钱便有了世界,钱可以弥补一切不计代价的曾经。
陈可辛表示,他从未掩饰对《社交网络》的喜爱,但“如果说‘抄袭’,《投名状》时我就已经‘社交’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