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国内选美比赛乱象:赛事超百个 选手滥竽充数
同一项“世界级选美赛事”,却有两家公司争相举办。北京市朝阳区法院日前审理的一起“选美”冠名权之争,向世人揭开“选美热”的一角。近年来,冠以“世界”、“环球”、“国际”的“选美”大赛不断,背后的一些丑态也相伴而出。
“顶级比赛”一花二主
12月1日,中广金桥(北京)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诉称易廷国际文化(北京)有限公司在北京市朝阳区法院一审开庭。两家都希望获得选美赛事的”举办权。
原告方律师赵虎认为,被告方在没有举办第1至40届赛事的情况下,擅自使用赛事名称,举办“2014年第41届世界旅游小姐大赛”;被告方律师解辰阳则认为,被告方具有来自美国公司的授权资质,同时,按照英文直译,该公司取得资质的赛事名称为“世界旅游小姐”比赛,并没有侵权……
这起案件将国内愈演愈烈的“选美风”再次引入公众视野,其中乱象得以窥见。
“国际世界旅游小姐模特大赛”、“世界地球小姐大赛”……近年来,我国各地涌现出各种类型的选美比赛,而且多半是“世界级”、“顶级”赛事。业内粗略统计,每年我国举办的选美赛事大大小小超过100个。要想在这么多的赛事当中“脱颖而出”,就要跟世界知名选美赛事“沾亲带故”。如环球小姐大赛是世界知名赛事,一些选美比赛为混淆视听,就在比赛名称前加个前缀或者后缀。如“世界”环球小姐大赛或者环球小姐“模特”大赛,以此吸引不知内情的企业赞助投资。
“选美”背后丑态百出
“选美风”愈刮愈烈,各种比赛鱼龙混杂、难辨真假,甚至丑态百出,如参赛选手滥竽充数、赞助商用钱“买”冠军,等等。
多国佳丽实为冒充,外籍模特跑场赚钱。“世界级”赛事理应由世界各国佳丽前来参赛,那些非正规比赛又是怎样邀请各国佳丽呢?“我见过最夸张的做法是一家公司邀请20个俄罗斯选手冒充20国佳丽参赛。”北京文化传播公司的一位负责人说,一些非正规比赛主办方通过北上广深等地的模特公司,邀请外籍模特冒充各国佳丽参加选美比赛。
低俗化倾向,“越选越丑”成话题。一些不规范的选美比赛中,选手穿着暴露,炒作手法低俗,评委点评毒舌,种种出格做法只为吸引公众的眼球。
评选规则有猫腻,赞助商影响比赛结果。选美比赛普遍采用的分赛区制度。一般而言,每个分赛区承办比赛的费用至少需要40万元到60万元。如果赞助企业想指定某个选手获取一定名次,那些非正规比赛的主办方也很难拒绝。
不能只求利益而无监管
选美等娱乐活动的火爆并非偶然,其背后是巨大的利益驱动。
多家文化机构相关负责人表示,选美行业一般情况下利润率保持在30%至35%,算是高产出、低投入。如果是“世界顶级”选美比赛,仅赞助商冠名费一项就能达到上千万元。
一些地方发展追求“眼球经济”,将“旅游节”、“文化节”等与选美捆绑推出。一场活动下来,地方政府赢得了名气和关注,而且还不用政府部门拨款出资,何乐而不为?但是,一些地方政府对选美活动举办方是否具有资质缺乏甄别鉴定,实际上却为不规范的选美比赛推波助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