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乡濑粉、三丫苦茶果、竹叶包兼粽、枧水兼糕、白水饺、芋头糕、萝卜糕、角仔、叶仔、豆捞等美食糕点,是中山三乡的特色小食,每年岁时节令,不论是三乡本地百姓或是旅居海外的三乡人都赶回家乡吃茶果,形成独特的传统饮食文化。
源自福建 兼收并蓄
三乡镇位于在中山市南部,历史上,由乌石乡、桥头乡、平岚乡构成,三条乡地似三角形,中间有一市集,俗称三乡圩仔。根据三乡郑氏族谱记载:八百多年前的北宋期间,路判郑菊叟自福建福州荣阳郡南迁而来,并题《始祖入粤西山》,又记西山原属广府东莞县西山文顺乡(后称香山、中山)乌石村“丹山”脚下“山头坊”,继后发展到乌石乡安静祠、桥头乡桥西祠、平岚五房乐平祠,均属郑氏祠堂,后人俗称“三乡老郑”。每有亲友聚会,三乡老郑均按福建俗例以茶相敬,并制作点心茶果供品茶者享用。这些来自福建的茶果饮食习俗,后与本地风俗相结合,成为了独特的三乡茶果饮食习俗。
物产丰饶 用料天然
三乡茶果以本地的物产制作,特别具有本土风味。其中,以三乡濑粉最有特色:三乡濑粉的制作始于清代嘉庆年间。三乡白石村后山的一条绕经天后庙和观音庙旁流淌的“妈坑”溪水,流经三乡所处丹山的丹红色朱沙泥土过滤之后变得水质清冽甜美,是早年三乡村民的主要食用水源,用“妈坑”溪水制作出来的濑粉香滑爽口。在农历七月十一至七月十四,三乡每条村轮流吃濑粉,家家户户制作濑粉食用;后来,三乡濑粉发展成为村民天天食用的食品,并每天供应澳门的酒楼饭馆。以三乡濑粉加上用猪骨、大地鱼熬成的上汤,配以烧鹅、白切鸡、叉烧等配料,味道鲜美可口,是一道驰名省港澳的地方食品。
另外,春节大年初一做豆捞奉神也是三乡特有的饮食习俗:用糯米粉做成直径2厘米大小的糯米汤圆状,煮熟沥干冷却后,沾上砂糖、芝麻、花生碎等,成为极具特色的小食:豆捞。由于豆捞在粤语中是“有捞有捞”,有寓意一年有好收成、做生意有好收入之意,因此深得百姓喜欢。
到了农历二月,当地种植的萝卜正值盛产之季节,当地村民利用萝卜蒸出鲜美的萝卜糕供奉祖先,然后自己食用。具体做法:
选用新鲜水分充足的白萝卜切丝再煮熟,按一个萝卜加入半斤米粉的份量搓揉成粉糊,再加入虾米、咸肉粒、油、盐等材料,搅拌混合好粉浆于盘中约2厘米厚,隔水蒸一个小时左右,蒸熟后再切割成矩形块状。
到了三月,地处五桂山南麓的三乡村民采集山上野生的三丫苦,树杆用作凉茶,树叶和大米一起舂成粉后制作成三丫苦糕点供家人及亲友食用,具体做法:上山采集新鲜的三丫苦为原材料,将三丫苦的叶子混在糯米中一起舂烂,如果是蒸三丫苦糕,就将片糖煮成糖浆与糯米粉搓在一起用蒸笼隔水蒸熟而成;如果是做三丫苦茶果,就用椰丝或红豆沙做馅料蒸熟。三丫苦有淡淡的苦涩味,但三乡村民流传:“三月初三,吃了三丫苦不怕蚊咬”谚语,正是看中了三丫苦的清热消炎作用。“三月清明插柳,三日采三丫苦叶擣作粉团蒸熟以荐祖考”,以上文字,就是清同治年间出版的《香山县志》所记载的三乡这个民间习俗。
到了五月端午节,三乡村民除了利用本地野生的芦蔸叶包芦蔸粽之外,还利用当地一种俗称树仔头的野生植物烧成灰烬提取汁液成为碱水,包裹成极具地域特色的兼粽子和炊蒸兼糕,取其清爽解毒之食疗作用。具体做法:将竹叶、禾秆叶或树仔头的野生植物燃烧熬成灰烬,提取天然碱水,将碱水按一定比例掺和糯米,不加任何调料,用竹叶或蕉叶包裹成为兼粽;或用天然碱水兑糯米粉制成粉浆,不加任何调味料,放入直径20厘米、厚4厘米的盘中隔水蒸兼糕,蒸到糕体出现棉花眼为熟。金黄色的兼糕配以糖浆食用,清爽甘甜。
三乡粉果饮食习俗是当地村民将福建地区的饮食习俗带到三乡,结合当地的传统生活习俗,利用当地种植的主要粮食等物产而制作出的传统食品,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和具有独特的民俗色彩,对传承传统文化,对满足当地百姓的饮食需求和推动当地的饮食业、旅游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