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嘉兴3月7日电(记者 钟新 通讯员 平侨)近日,浙江省平湖市当湖街道朝阳路社区喜获浙江省五星级村居(社区)“侨界之家”称号,这在该市基层侨联组织中是最高星级称号。朝阳路社区通过创建“侨界之家”为社区侨联小组搭建了服务平台和窗口,并以此为纽带拉近了侨胞和家乡的距离。
丰富侨眷文化生活
朝阳路社区共有归侨1户,侨眷18户,留学生家属13户,这些侨眷不但素质高,而且都十分热心社会工作。“侨联工作是社区群众工作中的特殊组成部分,为侨眷服务的同时也是服务社区的过程。”朝阳路社区居委会主任马小英告诉记者,在社区建设的过程中,侨眷群众成为社区中的示范群体,发挥了侨联组织的独特作用。
随着统战工作向社区延伸,朝阳路社区于2004年11月29日成立侨联小组。社区侨联小组成立后,社区根据组员的居住和工作的情况分为3个学习小组,每组选出负责人,每月坚持学习,每季度末的20日集中到社区与社区干部一起学习。采访中社区侨联小组成员纷纷表示,他们主动要求参加学习,一是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能跟上时代步伐;二是可以老有所为,利用自身优势参与社区建设的各项工作和活动。
去年,社区侨联小组成员许锐的老伴突然进了医院,尽管白天要忙着去医院照顾老伴,但他心里还是惦记着每个月的小组学习活动,每到活动前,他总是会抽出时间到社区居委会请假。“自从我搬到朝阳路社区后,就是这里的一份子,我不想错过每一次社区举办的活动。”许锐说。
小组学习的内容也十分丰富,他们在一起或学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或讨论国际和国内时政大事,或宣讲明荣知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或领会掌握《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等等。每次学习,大家都争相发言,学习内容丰富,气氛活跃。通过学习凝聚人心,加强彼此间的友情。同时,社区在召开各类座谈会时,侨联小组成员都被请到,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共商社区建设相关事宜。
侨眷助社区和谐发展
最近几天,社区侨联小组成员张安珍老人每次吃完晚饭就照常去社区附近的网吧转转。一番仔细巡查后,老人松了口气:没在网吧发现一名未成年人。取得这样的“战果”,是张安珍这个网吧监督员6年来一直坚持巡查的结果。几年前,张安珍无意中发现网吧里有很多跟她孙子一般大的小孩,他们迷恋上网打游戏和聊天,有的甚至通宵不回家。张安珍觉得,未成年人沉迷上网不仅耽误功课,还容易步入歧途。于是,张安珍便当起了义务网吧监督员。“孩子们还小,自我约束力很差。”张安珍说,“我这样的年龄跟他们讲道理,他们大多数都会听。”成为义务网吧监督员后,每当遇到不听话的孩子,张安珍就会不厌其烦地教育他们。
在张安珍和其他义务网吧监督员的努力下,朝阳路社区附近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的现象大大减少。百花小学六年级学生小于曾经常到网吧上网,家长和班主任都很头疼,经张安珍老人的多次教导后,如今的他一放学就回到家。小于的母亲很感激地说:“我曾经为了找他,一个人半夜还在街上找他。现在,这些老同志经常巡查网吧,可帮了我的大忙。”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社区侨联小组人员虽然年龄偏大,但他们都有一颗为社区服务的心。在社区治安巡逻、谈心引导、老年电视大学学习及各种文体活动中都活跃着侨联小组成员的身影,他们已成为社区中的一股重要力量。
“过去由于忙于工作,很难有机会参加文艺方面的活动。如今生活越来越好,子女大多在国外,自己退休在家,空闲时间较多。因此,我们这些有艺术细胞、喜爱文艺的骨干经常聚在一起,自编自演节目。”社区侨联小组组长吕家凰告诉记者,自从参加了侨界文艺宣传组,使老年人恢复了年轻时的风采,充实了自己的晚年生活,体现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精神。他们还经常在该市的“三胞”家属新春茶话会、中秋茶话会上表演节目,所演出的节目,既贴近社会生活实际,又有品味,很有感染力,深受大家喜爱。
化“小我”为“大我”
社区侨联小组不但热心于社区各项活动,而且还和社区工作者共同谱写送温暖、献爱心的和谐乐章。当东南亚发生8.1级地震和海啸后,社区领导和侨联组长及时去拜访印尼归侨李仙霞,并多次打电话关心了解其在印尼亲属的近况。吕家凰自侨联小组成立以来,每年春节都自掏腰包购买贺年片,写上祝贺字句送给小组每位侨眷。焦竹凤女士生前非常想去看一看东湖景区,当侨联和社区领导得知后,专门用自己的私车带她去游览东湖景区,观赏城建新貌,了却她的心愿。返回后,她激动地说:“小区的领导常想着群众,小区就像个大家庭。”
今年春节期间,朝阳路社区干部和侨联小组成员不止一次来到侨眷张保夫妇的家中,为他们送去生活必需品和新年的祝福。自从退休后,张保夫妇生活一直比较困难,前几年,张保又因为生病开刀花去了家里的大部分积蓄,使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社区干部和侨联组长了解情况后,将自己家中的一些生活用品送到他们手中,夏日炎炎时,还为他们送去电风扇、绿豆汤等防暑降温物品。社区干部和侨联小组成员的一次次关怀使张保夫妇感动不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