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中国侨界

乔卫:“亲情中华”让中华文化赢得世界拥抱(2)

2011年04月07日 17:06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乔卫:“亲情中华”让中华文化赢得世界拥抱(2)
亲情中华艺术团与海外侨胞联欢,场面轻松愉快,亲情氛围浓郁
著名歌唱家董文华与侨胞合作演唱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最好的礼物是亲情与问候

  人民网:在您刚才的讲话中,我发现您多次提到“亲情”、“亲如一家”这些词,而你们的活动名称“亲情中华”也包含“亲情”这个词,能介绍一下为什么侨联会选择以“亲情牌”作为整个活动的主题吗?

  乔卫:你问的意思我明白。不过我们从没有想过把与侨胞的亲情当做一张牌来打。

  我是2009年第八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后来到中国侨联工作的,此前是在北京市侨办当主任。“亲情中华”活动是2007年底决定立项启动,2008年春节正式展开的。当时这方面的工作是由我们的董中原副主席负责分管。我没有亲历当时的决策过程,只是后来分管文化交流工作后,多少了解到一些情况,简单向你介绍一下。

  选择“亲情”为我们的活动命名主要是有这么几个考虑:

  第一,我们侨联是侨胞、侨眷联合起来的人民团体,能走到一起靠的就是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的这份亲情。侨胞们都把我们称为他们的“娘家”。“娘家人”走出去,自然亲情最合适。

  第二,“亲情中华”活动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向我们的侨胞表达感恩之意。为什么这么说?建国早期,大量华侨放弃海外优越生活,回国支援国家建设;改革之初,我们最缺资金,当时为启动改革大业引进的外资中大部分是侨资。那时,侨胞在海外地位不高,赚钱相当不容易,但他们义无反顾地支援国家建设,凭什么?不也是亲情吗?现在国家富强了,他们也老了,所以我们要去看望慰问他们,向他们表示感谢。但对他们而言,能带去的最好的礼物就是来自祖(籍)国的亲情和问候。

  在我们的活动中,有些场面非常感人。我们到了海外,侨胞按照中国人传统要尽地主之谊,一般会给我们安排简单的欢迎宴接风洗尘。在这样的场合中,我们不以贫富论亲疏,被安排在主桌就坐的通常不会是现在财力雄厚,为活动出钱出力的新华侨,而是在当地德高望重,但可能家业微薄的老华侨。他们来看演出,我们会给他们赠票,把最好的位置留给他们。有的甚至会安排专车接送,这样的待遇在国内可能很普通,但在演出团里是连随团的“大腕”演员也享受不到的。

  如果再回到之前关于经费的话题来讲,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开展“亲情中华”这样的活动也不能只算“经济账”,它更是一部“感情账”、“亲情帐”。

  以“亲情”命名我们的活动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它比较中性,避免不同文化的冲突。它是全人类共有的一种本性。现在海外对我们有所猜忌,有所防范的国家和政治势力还有相当一部分。我们去的目的就是要增进了解,减少猜忌。如果意识形态过浓,对方连去都不让我们去,那么这个疙瘩就永远也解不开。所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我们也倾向于使用比较中性的表达方式。

  人民网:但我发现“亲情中华”的英文翻译是Embrace China,这应该是“拥抱中国”的意思,并没有亲情的含义,这又是为什么呢?

  乔卫:是的。Embrace在英文中的确是拥抱的意思。我们选择它同样也是它比较中性。因为英文是给外国人看的。之前我们也曾经尝试直译的方法,但翻译出来就有着 “牵挂中国”、“心向中国”的含义。虽然对我们来说无碍大局,但因为很多国家十分在意包括华裔在内的少数族裔对于居住国的忠诚度。

  如果是“心向中国”,则既可能给参与活动侨胞带来麻烦,也不利于活动向当地民众、主流社会推广。所以,我们在咨询了国内外的翻译专家后,最后决定使用Embrace China,“拥抱中国”能更好地表达我们的意思,也更易于为国外观众所接受。

  民间外交效果获国外主流社会认可

  人民网:能感觉到中国侨联在推动“亲情中华”活动的过程中,非常在意在国外主流社会中的效果。那可不可以这么理解:“亲情中华”活动也带有外交职能?

  乔卫:可以肯定地说,“亲情中华”活动是我国开展民间外交的一个载体,我个人认为在这一点上没有必要刻意回避。我们侨联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以“侨”为纽带联系海内外同胞,服务于党和政府的总体外交战略方针,并开展民间外交、公共外交,促进中国人民与华侨居住国人民的友谊是我们的重要职责。

  我们在“亲情中华”立项早期就概括了“四个之旅”的定位表述,即:不仅是承载祖(籍)国亲人祝福和牵挂的亲情之旅,也是促进中外人民沟通和交往的友好之旅,不仅是与海外侨胞共度佳节的喜庆之旅,也是展示传播中华艺术的文化之旅。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作为民间机构,以“亲情中华”活动为平台开展的外交工作,从出发点到终极目标都是善意的、友好的。我们不带有公权力的强制性,通过市场化、社会化的机制开展,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增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交流,减少误解和分歧。在中国的GDP站上“世界第二”的位置之后,这既是中国所需要的,更是世界所需要的。

  从实际效果来讲,“亲情中华”也是得到国外主流社会认可的。比如说,美国是西方世界的代表吧?我们的艺术团在美国达拉斯的演出,不仅吸引了众多当地政要和企业家出席,连美国前总统布什也专门发来贺信。再比如,美国爱荷华州首府得梅因市是美国十分重要的城市,自1972年以来,历届美国总统大选的第一场选举均在此举行。为祝贺演出“进一步拓展了美中联系”, 爱荷华州政府决定将当天悬挂的州旗赠送给艺术团,并为每一位演职员颁发荣誉证书。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想说的是,既然当地人都欣然接受,我们又何必刻意躲闪呢?

  事实上,中国侨联作为民间机构,开展民间外交工作更有独特的优势,更能突破一些障碍,更容易得到各方的接受。比如一些非建交国的华侨华人也多次向我们发出热情邀请,对于满足这部分侨胞的要求,民间机构反而更方便。

  在对外交往的总体战略中培育成长空间

  人民网:从2008年春节启动“亲情中华”算起,到今年3月,活动已经整整开展了3年,目前看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是十分丰富的,能谈谈未来的打算吗?

  乔卫:我们2007年底决定立项的时候确定的是“3年100场”的演出目标,三年过去了,截止目前,全国侨联系统共组派艺术团60余个,累计在全球五大洲的40余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慰问演出350余场。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做出批示和指示,要求切实做好“亲情中华”海外慰问演出行动,要办成有实效受欢迎的品牌活动。

  能开创今天的局面,对一个没有公权力、缺少资金、缺少资源的人民团体来讲,十分不易。所以我们首先是应当倍加珍惜当前的成果。正如你所说,即便我们演出的场次达到原先预计的3倍以上,但也只能算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受人力、物力、财力等因素所限,我们的工作还远远没有满足世界各地侨胞的需求。

  如果说谈到未来的打算,我个人认为首先是认识要上高度。若只是把“亲情中华”活动作为一个演出项目、一个联谊项目来抓是远远不够的。它是一项有着巨大的现实需求、发展空间和潜在战略意义的系统工程,一定要与国家对外交往的战略大局相结合,要与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相结合,要与提高国家软实力相结合。

  从实际工作来讲,就是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规模、扩大影响。第一条途径是中国侨联要起到示范作用,带动各省级侨联,甚至地市级侨联参与到“亲情中华”活动的组织和筹办中。我们特意编制了《活动指导手册》、《VIS形象识别规范手册》和《活动应急手册》,使相关工作一目了然,各地方侨联干部能够快速独立组织筹备“亲情中华”活动。

  第二条途径是我们准备在“亲情中华”活动的社会化和市场化工作方面挖掘潜力。虽然之前我们的活动都有社会化和市场化的成分,但面对海外侨胞不断高涨的文化需求,还是显得有些杯水车薪。所以我们计划在社会化和市场化工作方面挖掘潜力,争取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去尝试突破工作中存在的瓶颈,以更加灵活的方式组织活动。比如我们近期就将“亲情中华”活动与一位美国华侨自驾飞机环球飞行的活动结合在一起,还与北京金帆艺术团的青少年中外交流活动结合在一起,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不过在社会化和市场化运作的过程当中,我们也有两条原则必须遵循:一是坚持活动的公益性;二是不能过多地增加侨胞的负担。

  第三条途径是要在海外文艺巡演取得良好品牌效果之后,进一步丰富、完善和拓展活动的内涵,借势开展海外华文教育、侨胞青少年寻根问祖、中华优秀文化主题展览展示等一系列的“亲情中华”主题活动,将“亲情中华”打造成为一个内容丰富、影响力强、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交流品牌。

  总之,我们将根据世情、国情、侨情的新变化和新需求,把“亲情中华”放在党和政府对外交往的总体战略和思路中,充分发挥侨联非政府组织的优势,培育更大的成长空间,不失时机地在重点环节上取得突破,推动全局。

  记者手记:文化“走出去” 细节是关键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刻。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如何适应世界、世界如何适应中国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正是我国近些年高度重视对外交流、对外传播的主要原因。

  对外交流、对外传播工作能否有效的关键在于我们的交流方式、表达方式能否与国外民众的习惯相匹配。以“亲情中华”为代表的海外文艺巡演模式,以侨为桥,真正走入海外民间,在欢乐、喜庆、热闹的氛围中,用文化和艺术表达我们的友善,以较少的投入较好地实现了加强沟通、增进了解的效果,不失为我国对外交流、对外传播工作的一个优秀范本。

  更难得的是,在记者专访的两个多小时中,乔卫讲谈得最有兴致的不是那些铿锵有力的豪言壮语,而是他和他的同事们在举办活动的过程中,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一个个真实而生动,包含着亲情与友谊的小故事、小片段、小细节:那些重新拾回“人民演员”感觉的“大腕”明星,那些比正式演出时间还长的联欢活动,那些出钱出力却把主桌席位让与长者的新华侨,那些一个城市停留绝不超过三天的“硬杠杠”……

  正是这些小故事、小片段、小细节,让记者明白了“亲情中华”能够始终保持真挚、朴实、亲近的整体氛围,能够得到侨胞的欢迎和外国民众的认可的真正原因。

  而乔卫生动的讲述,更让记者感受到,他和他的同事们已经超越了普通工作的范畴,将一种真挚的个人感情,或者说是强烈的事业心,融入到了“亲情中华”活动的成长中。在此,记者也衷心祝愿“亲情中华”未来能够在我国对外交往的大战略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祝愿乔卫和他的同事们所致力的事业取得更大的成功。(段欣毅)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董方】
    ----- 中国侨界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