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这么雄伟啊!”,“北京的历史文化好深厚!”,来自美国的高恩贝小朋友,2010年7月第一次来到北京,参加由致公党中央首次举办的海外留学人员子女夏令营。他用汉语拼音写了整整4页纸,记录下夏令营期间所学习参观的内容以及心里感受,被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所震撼。
作为具有“侨”“海”特色的参政党,中国致公党多年以来一直致力于促进海外侨胞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开展对外联谊和友好交流活动,积极推动“文化入侨”,促进中华文化在海外的发展与传承。
提出“文化入侨”命题
“我曾遇到几个台湾朋友,我问他们是什么地方人,他们说自己是河洛人;我问他们讲什么话,他们说讲河洛话。”说起以河洛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时任致公党中央主席的罗豪才颇为感慨,“我是闽南人,但是追根溯源,我们的‘根’都在中原,都在河南,我们都是中华文化的传承。”
以归侨、侨眷和与海外有联系的代表性人士组成的中国致公党,很早就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在罗豪才的积极推动下,致公党中央相继对闽南文化、河洛文化、三晋文化、齐鲁文化、客家文化、徽文化、荆楚文化等区域文化进行了考察和调研,在以文化为纽带密切海内外同胞关系方面做了许多工作。
区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相互吸纳、渗透、融合和发展,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基因。通过几代致公党人的不断摸索与探求,让文化先行,推动中华文化走向海外,促进华侨华人资源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致公党的重要理念。
近年来,在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万钢的重视下,致公党中央多次在全国两会上提出提案,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在致公党中央副主席严以新建议下,致公党提出“文化入侨”的命题,促进海外侨胞的民族归属感和文化认同。
以出版传播推动“文化入侨”
如果说“文化入侨”的思路凝聚着几代致公党人智慧的结晶,那么如何让“文化入侨”真正走入海外华侨华人社会,则成了新一届致公党中央面对的重要课题。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海外侨胞各项事业的发展,海外华文媒体越来越受到华侨华人的关注,影响也不断扩大。借助华文媒体推广中华文化,让“文化入侨”依托出版传播的平台,逐渐走入了致公党的视线。
当前,中国致公出版社与湖北知音传媒集团正在进行合作,运用成熟的市场运作、先进的经营理念、完备的销售渠道和丰富的作家资源,致公出版社在加拿大首次发行书籍就取得成功。一部以加拿大华文女作家为焦点的作品集《漂鸟:加拿大华文女作家选集》在中国致公出版社的大力推动下于今年3月出版。
中华文化是连接海内外同胞无形的纽带,海内外同胞同宗同源、同种同文,有着不可分割的中华“根文化”。作为具有“侨”“海”特色的党派,严以新说,致公党不仅通过传统的文艺和武术表演等形式传播中华文化,更要利用“十二五”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契机,不断增强海外侨胞的民族归属感和文化认同。致公党将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等重大活动,出版一系列有影响的出版物,让海外同胞了解和认同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
为小“留学生”举办夏令营
在新的历史机遇下,“文化入侨”不仅要面向海外老侨胞,更要关注华侨华人新生代的发展。2010年7月,在致公党中央举办的海外留学人员子女夏令营的9天行程中,孩子们爬上了八达岭长城,参观了清华、北大高等学府,在丰台科技馆亲手制作火箭模型,聚集在“鸟巢”前合影,游览了曾在电视上看到的故宫、颐和园……一系列丰富的文化活动让他们加深了对中国的感情,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临别时,他们依依不舍,纷纷表示今后还要再来中国,再来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
夏令营的成功举办,更加坚定了致公党今后将推动“文化入侨”的重点放在新生代身上。虽然在致公党新一届领导人的眼中,华裔新生代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还有差距,但是他们具有文化层次高、创新意识强、社会影响大的特点。而且,随着老一辈华侨华人年龄的增大以及在事业上的淡出,海外华人社会逐步进入“新老交替”时期,新生代开始走向前台,成为华侨华人社会未来发展的主流。
面对海外侨情的变化,致公党不断摸索和尝试,每次组团出访海外交流时,都会要求当地大使馆安排他们与海外留学生进行座谈,通过多种形式与华侨华人新生代密切接触,逐步建立起与他们的交流沟通渠道。
对于今后的工作,严以新表示,将借助致公出版社的平台,把“文化入侨”的理念贯彻到出版传播中,将中华文化的种子从加拿大传到美国,再传到欧洲。同时推出致公党的英文网站,为海外侨胞归国创业提供更多的渠道。今后也将加大对海外教育体系的关注,推进民营企业的投入,继续在海外推广华文教育。(周小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