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中国侨界

陈正华:用一生写就的爱国华侨史诗(七)

2011年09月22日 13: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郑州9月21日电(记者 李朝栋 通讯员 陈琪瑛)回忆起抗大的生活,陈正华老人说那是他最幸福的一段时光,就是在那里他见到了毛主席等中央领导,还有幸听了毛主席的报告。

  一九三八年冬天,他从陕西洛川随营学校转到延安抗大学习。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全国人民革命斗争的指导中心的延安,学习政治理论和军事知识,聆听毛泽东主席的报告,幸福地见到了中共领导同志。每当想起延安抗大学习的往事,他就禁不住心潮澎湃。

  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是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直接领导下培养抗日军政干部的革命学校。毛泽东主席亲自担任教育委员会主席,经常为抗大学员讲课。抗大是一座“革命熔炉”,办得非常好。毛泽东主席说:“抗大为什么全国闻名,在国外也有点名气?就是因为它同所有的抗日军政学校比较起来,是最革命,最进步的,最能为民族解放和社会解放而斗争”。正因为如此,广大爱国青年和海外华侨青年,为了寻求抗日真理,挽救祖国危亡,不顾千辛万苦,奔赴延安抗大学习。他认识一位朝鲜学员,虽然汉文水平不高,但他不辞劳苦,从朝鲜辗转到延安抗大学习,帮助中国抗日。

  老人说,他在抗大学习期间,正值国民党顽固派对延安实行经济封锁,抗大物质生活极为困难。然而,抗大的吃、住、穿、用等困难,在全校教师学员看来,没有克服不了的。抗大校舍困难,学员便自己动手挖窑洞。抗大第三期时,在半个月内,学员便挖红土窑洞一百七十五个。在这些窑洞里,学员们认真学习革命理论,研究中国革命问题。挖成的窑洞是一层层,一排排的,夜间从洞中透出的灯光,看上去像是万家灯火,格外壮观。窑洞冬暖夏凉,洞内有挖好的土床、土书架、土碗架。床上排列着学员的被子,墙头上贴着学员的画像,看来非常整齐、清洁。

  抗大的粮食很缺,学员便自己动手开荒种地、种菜、养猪、磨豆腐、生豆芽、解决吃的问题。一九三九年上半年,他随抗大教师学员到瓦窑堡(子长县)开荒种地。当时抗大教师学员全副武装驻扎在瓦窑堡城内一边,另一边为国民党军队的营地。抗大教师学员除留少数武装人员外,每天白天出城开荒种地,夜晚回城内驻守,加强警戒,防止与国民党军队闹摩擦。抗大在瓦窑堡开荒种地一个多月,开荒11800多亩,生产粮食100多万斤。毛泽东主席为抗大生产运动题词说:“现在一面学习,一面生产,将来一面作战,一面生产,这就是抗大的作风,足以战胜任何敌人”!抗大学员每月都要到四十里外去背粮食,往返一天时间。学员们有用提包、床单当粮袋,也有用裤子扎起来当粮袋。学员还轮流下厨房当炊事员,每班轮流一天。他同一位学员分工挑水,每天两人要挑水三十多担,才能保证全队的用水。

  抗大穿衣很困难,学员便自己捻线打毛衣、织袜子、打草鞋,解决穿的问题。学员每年发一身单军衣,每两年发一身棉军衣,有时还发旧衣。每到河里洗衣服,如果没有军单衣替换,往往一面洗,一面就地晒干,再穿上回来。由于经常的军事训练和生产劳动,衣服破得很快,破了补,补了穿,缝缝补补,直到不能穿,才撕成布条打草鞋。

  抗大缺少各种用具,为克服这种困难,学员自己打铁,做锄头、镰刀等工具。自己制造三用凳子,可以当凳用、当桌用、当枪架瞄准用。当时抗大的用纸很困难,学员作笔记用的毛边纸,尽管质量又粗又黑,但学员都很爱惜,舍不得乱用。每用一张纸,都要写上三遍:第一遍用铅笔正面写;第二遍用铅笔反面写;第三遍才用钢笔写。

  在延安抗大学习期间,经常遭到日机的轰炸。然而,延安周围环山,山边上有许多红土窑洞,还有石头窑洞,其状甚为坚固,它是很好的防空所在地。在山顶上,设有高射机枪、高射炮阵地、防空警报站。一旦警报响过后,在五分钟内,全体抗大教师学员便能进入防空洞。虽然日机不断轰炸,但延安军民却没有受到多大损失。

  尽管抗大物质匮乏,但学员情绪高涨,不论在集合站队时,也不论在宝塔山下,延水河边,革命歌声,传遍了四面八方。每当听到“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的抗大校歌时,心情顿时为之振奋。在全校开大会集合时,男女生大队通常互相拉着唱歌。往往男生拉着女生唱《延水谣》,当女生唱道:小妹妹来送情郎歌时,男生便应和道:“不用送了”;女生唱道:莫为奴难过时,男生又应和道:“不用难过了”!哄得会场大笑。由于延安到处是歌声,外面人称它是“延安歌咏池”。

  抗大各大队都有“救亡室”(亦称俱乐部)组织,做为学员辅助教育的场所。“救亡室”里设有墙报栏、问答栏、时事栏、广播台、书报和各种展览,学员经常在这里学习。“救亡室”经常召开文艺晚会,表演丰富多彩的节目。抗大体育活动很活跃,每天晚饭后做集体游戏,经常组织跑步、拔河、爬障碍和篮球比赛等,受到学员欢迎。中共中央一些领导人有时也参加,看比赛的人很多,一边看,一边组织拉拉队助威,热闹非凡。

  到延安抗大后,他对所见所闻感到新鲜,事事都想亲自看个明白。在菲律宾时,他曾在报纸上看到毛泽东、朱德、贺龙、徐海东等人的长征消息,那时对他们很崇敬。回延安抗大学习时,特别希望能见到中共中央领导,这是他最大的愿望。

  在延安半年多时间,他幸福地见到毛泽东、朱德、林伯渠、贺龙等十多位中央领导,有的还多次见到,尤其是毛泽东主席,他亲自给抗大学员讲课,见的次数最多。抗大学员每天早操时,经常见到贺龙骑着他那匹高头大马,沿着民间小道奔跑,看起来是锻炼身体和溜马活动。抗大学员下午作游戏时,有时还见过贺龙带着他所在部队的篮球队,在延安打比赛。听说博古(亦名秦邦宪)居住在抗大附近,有一星期天,他们三位华侨学员去到博古的住处,说明来意后,博古热情地接见了他们。(待续)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谢萍】
    ----- 中国侨界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