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中国侨界

陈正华:用一生写就的爱国华侨史诗(二十一)

2011年10月26日 15: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郑州10月26日电(记者 李朝栋 通讯员 陈琪瑛)1985年5月,老人带领当时的河南省侨联华侨历史研究组,访问了永城县赴法归来华工。

  他们访问了华工蒋耀光(90岁),石克广(95岁)、马青龙(98岁)三人,了解河南赴法华工鲜为人知的经历。侨史组代表省侨务部门向他们表示问侯,给他们送去了归侨生活困难补助金,听他们谈过去出国的经历,并与他们合影留念,做了实地录音。

  1914年8月,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进行到第二年,由于英、法两国在战争中损失惨重,兵力和后勤劳力紧缺,为解决劳力问题,于是极力劝说当时的北洋政府向德宣战,以便在中国招募华工。北洋政府国务总理段祺瑞答应对德宣战,允许英、法两国联合在中国招募华工15万名,加入“协约国”阵线。当时中国政府设立了一个侨工事务局,管理侨工事务。

  1915年底,法国开始在上海、天津、宁波、青岛、香港等地设立招募所,招募华工5万名。其中派人在河南永城县招募华工865名。当时永城县人民生活极为贫困,不少人外出逃荒。在“到欧洲去发财致富”的宣传诱惑下,许多人被招募到法国去做工。

  据赴法归来的蒋耀光、石克广回忆,依据招工合同的规定,华工出国期限为5年,主要负责装卸军用物资和在工厂做工。被招募的永城县华工,先集中在南京检查身体,合格者种痘,每人发给安家费20块大洋,由上海吴淞口乘船出国,抵达法国后,他们一部分被分配在当地工厂做工;另一部分被分到战地从事修筑道路、运送弹药、挖掘战壕等劳动。华工按规定每星期一天假日,每天工作10小时。他们干的是粗活,甚至冒着炮火劳动,生活极为艰苦。华工领取报酬很低,每天的薪金只有2.5法郎,当时1个鸡蛋就要1法郎。华工的生活很不自由,他们被编为班、排、连、营,受到严厉的军事约束。在华工驻地,均由法国士兵看守,不准自由出入。华工和国内亲人通信均要经过检查,在聚居地还设有“扣留所”,用于惩罚“犯规”的华工。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依照招工合同的规定,永城县赴法从事劳役的华工除少数留居法国和死亡外,大多数于1920年被遣送回国。当他们回到祖国口岸时,两手空空,身无分文,不少人连回家的旅费都是由当时中国侨工局支付的。

  据1985年《华人》月刊报道:死难华工葬于法境的诺埃尔市工园。华工墓园两侧记载着:“一千九百一十四年世界大战中华工死于战地或积劳殉生者九千九百余人,遂代葬于法境诺埃尔勒石彰之”。

  据了解证实,永城县是河南省华侨集体出国较早之地。该县赴法华工是1915年底出去的,共出去865人,他们多数于1920年回国,在法国劳动近5年。1985年5月省侨史组访问时,健在者只有蒋耀光、石克广、马青龙三人,其他赴法华工都不在人世了。(待续)

分享按钮
    ----- 中国侨界精选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