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有22个华侨农场,占全国华侨农场总数的1/4强。华侨农场归侨侨眷集中,他们有着不同社会制度的生活体验,改革难度大,改革进程也一直备受党和国家关注。
来宾华侨投资区管理着2个华侨农场——来宾华侨农场和凤凰华侨农场。近年来,该区因地制宜对农场进行改革取得显著成效:针对距离市区较近的来宾华侨农场采取“土地整体回收,人员全员安置”的模式,使6000多名侨民变市民;距离市区较远的凤凰华侨农场则有针对性地引进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
近日,这两个农场的改革实践被前来调研的国务院督察组高度评价为“来华模式”和“凤凰模式”。来宾华侨投资区党委书记曹远林说,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是华侨农场改革取得成功的“金钥匙”。
依托城市:
6000名农场侨民圆“城市梦”
“我们十一队驻地离场部有11公里,坐车到市区,至少要半个小时。我们做梦都想住进居民小区,成为城里人。”10月21日,来宾华侨农场职工农文贵说,他的“城市梦”很快就会实现。因为,一场进行一年多的农场改革,已明确农场职工及其子女近6000 人的城市人地位。
这场改革始于2007年。随着来宾市快速发展,来宾华侨农场成为这座年轻城市发展的核心区之一。于是,来宾决定对该农场进行改革——走城市化发展模式。农场的中小学、卫生、广播电视、安全饮水、道路建设均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其基础设施开始发生巨大变化。如今,一片蔗海果林的农场“质变”为正在崛起的现代核心城区。
曾经,来宾华侨农场凋敝破旧——住房大都是砖瓦平房,去县城的道路崎岖难行。69岁的胡福祥见证了这段历史。他说,虽然农场也经历了由统一生产到承包到户的发展模式,但不管怎样改变,农场人依然过着农耕生活。
如今,站在宽阔笔直的桂中大道延长线边,胡福祥很享受城市发展带来的好处。他说,变化太大了,自己的住地已变成城市的一部分。
产业注入:
现代农业带来“活力”
各类蔬菜水果远销广东、湖南,精美包装的茶叶走向市场,龙头企业带动广大农民致富。
近年来,根据凤凰华侨农场土地多、交通便利、农产品市场广阔的特点,全力建设“产运销”一条龙的农业示范基地和农产品加工基地,形成富有特色的“凤凰模式”。
与此同时,农场的农民渐渐熟悉了“品牌”这个词,因为,他们从中受益匪浅。
“品牌是现代农业的一项重要标志,打造好品牌造福农场农民职工。”来宾华侨投资区主任吴立介绍,凤凰华侨农场无公害柑橘出口科普示范基地、2000亩常年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均采用喷灌、滴灌、地膜覆盖、杀虫灯杀虫等现代生态农业技术,其优质、高效、高产的现代农业,已经在市场上形成一定的认知度。
归侨黄世龙一家也受益于品牌企业的引进。他和家人除了享受政策性安置住房一套外,妻子到皇氏乳业奶牛场打工,一个月有1200多元,加上失地职工1500多元固定的生活补助,每月有2700多元收入,夫妻俩年收入近6万元,而原来全家种地年收入不到7000元。
以人为本:
各方共赢的“金钥匙”
土地整体回收,引进龙头企业发展,都意味着征地。在征地拆迁过程中,来宾华侨投资区通过统一安置、货币补偿、购买养老保险等方式解除群众的后顾之忧。该区通过银行将征地款直接发放到被征地拆迁户手中,保障了征地拆迁补偿费专款专用和及时足额发放。此外,还开辟青苗补偿费、生活补助费等相关补助。
更让被拆迁户感觉到温情的是,政府并非一次性赔偿就撒手不管,除了补偿外,还有全员安置、分配住房以及商铺,作为长期保障。
华侨农场职工沈贤娇一家四口人原先住在来华农场7队,全家人每个月靠丈夫800元的工资度日,生活艰辛。现在因为华侨大道拆迁,全家人搬到裕达金座的安置房居住。沈贤娇在附近的物业公司找到工作,外加农场非职工每月250元的拆迁过渡安置费,生活比原来宽裕许多。按照拆迁补偿办法,她家不但可以得到160平方米的住宅,还可以获得80平方米的商铺。
该区的做法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不少职工联名上书,要求该区尽快收回土地,加快安置步伐。从“要我迁”到“我要迁”,吴立认为,以人为本是根本原因,除一次性补偿外,投资区更重视被拆迁群众的长远利益,分配商铺,让群众分享发展带来的长期收益。(陈坤 何文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