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赛龙舟:遍请海内外乡亲 在岐江河上演绎前世今生

2012年03月14日 10:03 来源:中山侨刊 参与互动(0)

  赛龙舟是我国一个最具传统文化符号的习俗。2009年,我国的端午节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因为土生土长在中山,自小就看惯了岐江河上的赛龙舟。每当进入农历五月,中山的大街小巷开始有芦蔸粽飘香的时候,自然而然又想起了石岐的赛龙舟。因为迷恋石岐龙舟的“前世今生”,沉醉激荡人心的龙舟鼓声,喜欢赛龙舟力争上游的奋发场面,曾经连续大半月蹲在石岐的南下、员峰、张溪等多处河涌边,跟随一批龙舟传人见识了龙舟起龙、下海、试舟、游龙等多个传统环节,直至端午节冒着倾盆大雨在岐江河上淋漓畅快地观看赛龙舟。这一切,都是为了追逐一场历史久远的民俗盛典在家乡的上演。

  石岐原本河涌众多水网交错 赛龙舟习俗最早见于明代县志

  据历史学家和民俗学家考证,端午节最初起源于吴越部族的图腾祭,演变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先人为了求得龙的保佑,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都会举行隆重的龙图腾祭祀活动,同时,还要在锣鼓声中划着刻上龙形的独木舟在水面竞渡。后来,爱国诗人屈原于端午节在汩罗江投江,自此,人们把在端午节划龙舟也看作是对屈原的一种纪念。如今,在端午节这一天,我国很多地方都有举行各种的祭祀活动。而在汩罗江和珠江三角洲一带,至今还保留着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

  地处珠三角洲下游的中山石岐,自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立县以来,一直是香山县的县城所在地。过去石岐是一个水网交错的地带,城内有张溪涌、员峰涌、后岗涌、九曲河、方基涌、南门河、白石涌等多条河涌。纵横河涌为龙舟竞渡提供了必需的自然条件。

  同时,石岐城内还建有多处庙宇,每到良辰吉日,百姓都到庙中祈求风调雨顺、身体安康,而很多庙宇都拥有一艘绘画龙鳞片的龙舟,命名大都与庙宇有关联(如南下武侯庙等),龙舟的龙头龙尾平时供奉在庙宇里。

  依水而生的赛龙舟习俗,在石岐算得上源远流长,早在明代嘉靖《香山县志》就开始有文字记载这一民俗活动:“端午为粽祀神或采画龙舟,水中竞渡……”;到了清代的《香山县志》有更形象的记载:“五月端阳以粽祀神(各乡皆五月以粽祀神较邑城尤盛)。龙舟竞渡,画船彩色……”可见端午节“赛龙舟”在中山石岐一带历史悠久。

  保留起龙出龙传统仪式 寄托百姓风调雨顺祈求

  过去,端午节赛龙舟是中山石岐城区百姓最隆重的习俗之一,在每年的农历四月下旬,张溪、南下、基边、员峰、西厂、上基、大墩、岐头、厚兴等各乡选好吉日,在宗祠、庙宇拜祭龙舟头、龙舟尾后,由村内最年长的老人率众将上年埋藏在河涌龙舟坞里的龙舟起出,洗净修补上油,谓之“起龙”;然后由村中德高望重者用柚子叶等为龙舟净身,在龙舟插上龙头龙尾,并在龙头龙尾上簪花戴红进行下水仪式,村民燃放鞭炮,擂起狮鼓,敲响铜锣等,健儿们齐声呐喊,合力起桨划出河面。这次下海游龙练习谓之“试舟”。

  赛龙夺锦是赛龙舟的高潮所在:端午节早晨,各村的赛手饱餐一顿后,抬起龙舟放到岐江河中,摇旗呐喊划到比赛的起点。待全部参赛队伍到达比赛起点时,吉时一到,鸣炮响锣,各队选手在锣鼓声的指挥下,拼力向前划去,桨飞浪溅,鼓声、呐喊声、水声混成一片,场面十分壮观。龙舟比赛最终是夺标,这是最刺激的关头了。龙门搭在较窄的横跨河面上,龙门两岸聚集着数以千万计的观众,大家会情不自禁为各队呐喊助威,胜出者获得奖励大埕烧酒和大只烧猪以及高标等礼物,当晚,还在乡中大摆“龙舟饭”筵席,遍请海内外乡亲。

  吃龙舟饭是赛龙舟的重要内容之一。过去,石岐的百姓生活清贫,村中派出代表挨家挨户募捐柴火酱油。群众都积极出钱出力地捐出自己的一份热心。以前的龙舟饭很简单,一般是节瓜、大豆、猪肉等。后来,生活条件改善,龙舟饭的菜式比以前丰富多了。参加龙舟赛的健儿和为龙舟赛出力的村民都可以前往吃龙舟饭,就算没有被邀请的村民也可以拿个小碗前来盛上一碗龙舟饭回家中小孩吃,寓意快高长大。如今经济环境好了,但人们对龙舟饭仍然情有独钟。

  在吃过龙舟饭之后,村中父老带领后生将龙舟头和龙舟尾抬入宗祠,拜谢神恩后,将龙舟沉于福地之中,等来年再起龙,俗称为“收龙”。

  石岐赛龙舟的传统习俗,诞生500多年来沿袭至今仍然不变。

  石岐龙舟曾经辉煌百年 传承至今实属难能可贵

  作为一项有着深厚文化的民俗文化活动,石岐的赛龙舟活动一直以顽强的生命力传承下来,并且曾经创造出令人自豪的成绩。

  张溪历史上河网交错,村民依靠种植、捕鱼、捞虾蚬为生,造就了乡民扒船撑艇的高超技术。张溪龙舟近一百多年来保持着强盛的局面,在每年各乡龙舟自发性的竞赛或政府举办的竞赛活动中,一直都获得殊荣。20世纪40年代,澳门澳督加冕,邀请中山县龙舟赴澳庆贺,当时有张溪北龙、上基、南下武乡侯、大墩四艘龙舟赴澳参赛。当年在澳门青洲为起点至妈阁庙为终点,全程是比力量、比意志的一场大赛,结果“张溪北龙”摘冠,从澳督手上接受了“风驰电掣”的锦标荣誉。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代,石岐的龙舟赛活动最为鼎盛,张溪多次取得了好成绩。

  紧靠张溪的员峰村,龙舟起源也有200多年。以前,员峰建有北帝庙、邻村的拱北村也建有北帝庙,两村的庙宇都供奉有龙舟。员峰龙舟名为“员峰长龙”,拱北村的龙舟名为“拱北牛根”。每年端午节期间,两村龙舟经常有竞赛等活动,后来,拱北村因为人口少,就将龙舟送给了员峰村,员峰村民为了纪念拱北龙舟的历史,出赛时以“员峰拱北牛根”的名称参赛,体现了浓浓的和睦乡情。如今,在员峰经联社的办公大楼,还醒目地排列着赛龙舟而获得的奖杯和奖牌。

  而在石岐各乡的龙舟中,南下的“城南武乡侯”是石岐最长历史的龙舟之一,出自村中的武侯庙。之后,还相继出现了“武侯庙”、“康华庙”、“南下长龙”等多艘龙舟。20世纪40年代,南下与张溪等乡的龙舟一起赴澳门参赛,同样取得好成绩。近年来,南下龙舟在参加各种大赛中,也均有不俗表现。

  事实上,石岐龙舟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前,石岐的龙舟分别参加中山和澳门举办的龙舟赛获得第一、第二名的好成绩;新中国成立后,石岐龙舟代表队在参加1993年中山市龙舟赛和1998年广州国际龙舟邀请赛均获第一名。

  值得欣慰的是,赛龙舟这一承载了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良好祈求的传统习俗,在今天的石岐还是得到了传承,近些年,石岐区每三年就举行一次大型的龙舟赛事,成为了激发人们力争上游,凝聚海内外乡亲爱国爱乡热情的一个重要文化活动。

  对于依水而居的石岐百姓来说,真的好想岐江河上年年赛龙舟。对于一个与传统节日端午节密切相联的赛龙舟活动,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已成为百姓一项约定俗成的岁时节令活动。每当岐江河上有龙舟鼓点响起,龙舟竞渡,这一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民俗活动,就会如流淌不息的岐江河水一样,一脉相承,源远流长,成为我们这座城市历史文化发展脉络的一个重要标志。(林凤群)

【编辑:南若然】

>中国侨界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