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从文物资料看早期华侨艰苦创业——中山市博物馆广征文物史料

2012年06月27日 13:44 来源:中山侨刊 参与互动(0)
从文物资料看早期华侨艰苦创业——中山市博物馆广征文物史料
永安果栏收入信封、收据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乐居镇 LOCKE“月华园 MOON CAFE”餐馆点菜单

  19世纪中期以后,大量的香山人远涉重洋,他们或是被当做“猪仔”,或是满怀淘金的梦想。早期到达北美的华侨,主要的工作是淘金、修建铁路和植牧业,早期到达澳洲的华侨,主要的工作则是淘金。随着金矿产量和铁路工程量的逐渐减少,那些从事其他行业,如菜园业、果园业、畜牧业,或者开果栏、杂货店、小餐馆、药店、洗衣店、家具店,乃至当铁匠、银匠、裁缝等等的人数则逐渐增加。这些华侨中,有部分人历尽艰辛之后,家业渐丰,开始创办实业,并不断发展,成为当地的豪绅巨富。而更多的人,在站稳脚跟之后,境况渐好,年复一年地打拼自己的事业。中山市博物馆华侨文物征集组这几年征集到的文物资料中,有部分即反映了华侨在国外艰辛创业的这段历史。

  信封、收据 —— 永安果栏

  从这简单的信封和收据中,我们仿佛看到“永安果栏”的成长和香山(中山)人水果批发行业在澳洲辉煌的过去。澳洲淘金热过后,很多香山人在澳洲北部昆士兰的农场和果场谋生。他们种植大量的蔬菜和水果,特别是香蕉,非常受欢迎。一些华侨看到商机,开始经营“果栏”。1890年,马应彪、马焕彪、马永灿、蔡兴等人合伙经营了“永生果栏”;郭标等人创办了“泰生果栏”;1897年,郭乐等人经营了“永安果栏”。1902年三家果栏合办生安泰公司,几乎垄断了悉尼的香蕉行业。永生、永安、泰生在斐济、昆士兰等地的香蕉种植园达350英亩,每半个月运1万串香蕉到悉尼。

  这些华侨致富后,由于在国外受到排挤,部分人开始把资金转移到国内发展。他们开始经营金山庄、杂货店等,后来借鉴在澳洲、英国的见识和经历,选择发展百货行业。1900年,马应彪、马永灿、蔡兴等人在香港创建了先施百货公司,取得巨大成功。郭乐、郭泉、蔡昌、黄焕南、刘锡基、李敏周等人也先后踏足百货行业,最终形成了名扬海内外的由中山人经营的四大百货公司。他们的产业继续扩展到银行、保险、化妆品、纺织等行业,广泛分布在中国和世界各大城市,终于发展成先施、永安、大新、新新等实力雄厚的公司集团。

  烫斗、洗衣板 —— 洗衣业

  一个洗衣板、一个烫斗,加上一些肥皂和熨衣架,差不多就是一家洗衣店了。洗衣业曾是早期在美洲大陆和澳洲的华侨长期从事的一种职业。那时候,不少华侨缺乏资金和技术,又都不大懂英语,从事洗衣业是比较好的谋生途径。因为开洗衣店不需要多少开业资金只需要搓衣板、洗衣肥皂、烫斗和熨衣架;不需要特别的技能只需要双勤快的双手。

  在美国,白人不愿意从事洗衣业,因而华人迅速成为洗衣业的主力。根据1920年人口普查表明,那时被雇佣的华人中,有30%是从事洗衣业。洗衣业工作时间长、劳动繁重、单调重复、孤单乏味、收入低微。操此行业的华侨早起晚睡,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星期日也要开工,非常辛苦。不过由于这个行业稳定持久,又能让华侨独立自主,自给自足,不受失业、裁减、停工、经济危机等等不安定因素的威胁,因而在二战前,在美国的华人中,靠从事洗衣业谋生的人占相当大的比重。

  在澳洲,华侨从事的洗衣业受到了来自白人的竞争。1890年代的经济萧条使部分华侨失业,有些转而从事洗衣业。1895年,墨尔本郊区出现华侨洗衣行业,并日益兴旺。不过洗衣业中,白人比华人要多出不少。就算是在华人洗衣业人数较多的维多利亚,1898年从事洗衣业的欧洲移民有786人,华侨仅120人;1900年,白人为412人,而华侨为194人。为了打击华侨的洗衣业,白人洗衣业指责华侨洗衣业延长工时、降低工资,要求政府不给新开的华侨洗衣店注册,或者吊销现有华侨洗衣店的执照。面对这种情况,华侨团结起来,1905年墨尔本华侨成立洗衣协成行。不过一战期间,洗衣业顾客大减,华侨洗衣业逐渐走向衰落。

  点菜单 —— 餐饮业

  这张美国加州乐居镇餐馆中的点菜单,是华人餐饮业在国外立足并发展的历史见证。中国古语云:民以食为天。随着世界各国从广东大量引进劳工,香山华侨也把家乡的广东菜带到美国。由于淘金结束和铁路建成,工作机会减少,很多香山华侨为了谋生开起餐馆。到20世纪初,中餐馆已散布海外各大城市。这些餐馆大多数都是家庭店的模式。餐馆的店主既是大厨,又是洗碗工。而他的妻子就做女侍应和收银员。这类中餐馆多不经营地道的中国菜,而是供应迎合外国人口味、看似中国菜的菜单。例如:煎面(fried noodles);杂碎(chop suey,把切碎的肉类、蔬菜、豆芽一锅炒);签语饼(Fortune Cookies,可以读一下饼中夹着的字签,测测运气);芙蓉蛋(一种煎蛋)等。

  在20世纪初的澳洲,一些华侨经营较有规模的中餐馆。例如1909年悉尼的联新楼,1921年墨尔本的演宾楼及中华楼等。由于饭菜价廉物美,生意很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悉尼的华侨中餐馆发展到100多家。

  在美国,由于华人餐馆的菜肴比美国人和西班牙人餐馆花样多,味道好,经济实惠,很快便遍布到全美国,连比较偏僻的小城镇都有。

  斗木工具 —— 华侨家具业(“斗木”指做木匠工作)

  透过这简单的工具,我们仿佛看到一件件精美的家具从一个熟练匠人的手中生产出来。在澳洲,华人木匠很早就有了,根据统计,1891年在新南威尔士、维多利亚、昆士兰从事家具业的华侨分别为347、246、30人,分别占当地华侨总数的2.64%、3.1%、0.36%。华侨家具业比较突出的特点是工人工作时间长,报酬低,因而产品成本低,物美价廉,具有很强的竞争力。1880年墨尔本环球博览会招标制作椅子,即由华侨家具厂中标。到了1901年,新南威尔士州及维多利亚州的华侨家具工人进一步增加,分别为662、620人,占全澳有职业华侨总数的6.64%和10.12%。1912年家具业最兴旺时期,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华侨的工匠及木器工人分别达862人和818人。墨尔本的华侨家具商行有175家。华侨家具业的发展引起了白人的不满,他们纷纷要求政府严厉限制华侨家具业的发展。在排华声中,维多利亚华侨木工公会于1893年成立。1909年华侨木行商会成立。一战爆发后,由于受到大战的影响和现代化机器的引进与使用,华侨家具业逐渐衰落。

  以上所列举的文物资料是反映华侨艰苦创业的一部分。我们现在只是根据有限的文物资料,略窥广大中山华侨在海外波澜壮阔的艰苦创业大潮中的冰山一角,比较片面也不成系统。希望能向广大市民、侨胞征集更多的文物史料,以更详实地反映我们华侨跨洋过海,到异国他乡谋生的历程,他们在一片陌生的土地上立足,从事各行各业的工作并逐渐发展,这中间该有多少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编辑:南若然】

>中国侨界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