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兴隆华侨农场“洋味儿年”充满东南亚风情
中新社兴隆2月13日电 题:海南兴隆华侨农场“洋味儿年”充满东南亚风情
作者 叶霖嘉
今年大年初三,海南侨乡万宁市兴隆热带植物园首次向游客推出东南亚风情歌舞表演。演员大多是来自马来西亚、印尼等地的归国华侨。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在欣赏热带园林景草的同时,与归国华侨们共同度过一个“带洋味儿”的新年。
手持椰壳沙锤、随着音乐舞动的李新兴今年45岁,是印度尼西亚华侨。李新兴8岁时跟随父母回国后一直生活、工作在兴隆华侨农场,夫人也是农场的印尼归侨。“印尼还有亲人在,但我不想回去,海南很好”,他说,“归侨们唱歌跳舞那是个顶个的高手!”
“这个东南亚舞蹈很有特色,很好看啊”,来自天津的杨先生与朋友一边品味着兴隆的香草兰茶,一边回味着刚刚看过的表演。他透露是从网上查到植物园的信息,此行是借打高尔夫球的机会慕名来此,为的是一睹东南亚风情歌舞的魅力。
“我最拿手的是弹奏《哎呀妈妈》。我还会弹这个,你听是什么歌?”60多岁的归侨黄文能手劲一转,舞蹈着、用怀中的曼陀铃为记者演奏了一曲海南传统的竹竿舞伴奏乐。这位身着巴迪衣的马来西亚归侨祖籍海南琼海,祖父当年开船下南洋谋生,随后举家搬迁,黄文能是在马来西亚出生的,13岁时又随父母回到海南,扎根兴隆。
表演节目的间歇,黄文能教游客们用印度尼西亚语说“新年快乐”。转身他又和工作人员用海南话开玩笑,还可以用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和记者交谈。说起自己广东籍印尼归侨的夫人,黄老先生还深情地唱两句粤语歌。他说:“当年从东南亚带回来的可可种子已经变成一片树林,兴隆华侨农场也越来越好。最近两年海南发展很快,有不少游客来农场参观,租房子、吃农家乐。”
李新兴和黄文能都是兴隆华侨农场的退休职工,每月有1900元人民币的退休工资。他们的业余爱好是唱歌跳舞,曾多次跟随海南省旅游部门和房地产商去全国各地宣传和推介海南的特色华侨文化。他们的后代也都扎根海南,在本地就业。
据悉,兴隆华侨农场创建于1951年,先后安置了来自马来西亚、印尼、泰国、越南等21个国家和地区的归难侨13482人。多位国家领导人曾在兴隆华侨农场留下足迹。经过60多年的发展,兴隆华侨农场已成为年产值过亿元人民币、职工年均收入过万元的中国最大华侨农场之一。
据兴隆热镇带植物园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兴隆热带植物园,售票员、讲解员、电瓶车司机等大部分员工都是兴隆华侨农场的归侨二代或三代,一些归侨在农场退休后,还会被返聘回植物园进行热带作物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