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西柳城4000名归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路”

2013年05月02日 09: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柳州5月2日电 (记者 王雪)1960年11月,在行船7天7夜后,李志生和家人从印度尼西亚回到了中国广东湛江,并辗转来到广西柳州市柳城华侨农场。从最初依附农场而生到如今主动为农场发展出谋划策,半个多世纪以来,李志生和陆续在农场安家的印尼、越南等国的4000多名归侨的人生早已与农场的发展融为一体。他们一起为发展“试了很多(路),摸索有成功也有失败,”未来,他们仍将在“试路”中发展。

  吃大锅饭、干活挣工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归侨们的生活与计划经济时期下的普通中国民众相差无几,农场的发展波澜不惊。按照国家安排,李志生一家和农场其它归侨们开始种植经济作物,花生、木薯、油桐……“国家需要的,都种。”

  那时,恰值中国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但回想起来,李志生与同是印尼归侨的王秀敏都觉得当时华侨们是衣食无忧。“比一般老百姓强,许多农村没有大米吃,我们还是有的。”王秀敏回忆说。

  转变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原只为安置归侨,完成上级计划任务的柳城华侨农场带领数千名归侨们开始了第一次独立“试路”发展,并慢慢走向李志生眼中“农场至今为止最辉煌最高峰时期”。

  “那时候种果易致富,想着要养活这么多人,就去种果了。”现为农场工作人员的越南归侨邱文康告诉记者说。从最初顶住外界压力拿几百亩田地试种水果,摸索若干年后,农场于上世纪90年代的市场经济初期阶段扩张种植面积,最高峰时农场水果种植面积约8000亩。

  彼时,农场经济腾飞,实力雄厚,特意引进的江西南丰蜜桔享誉海内外市场,据说品质更胜原产地蜜桔。李志生至今谈起来仍有留恋,“当时农场存款都有几百万,人家都要向我们借钱。”

  在历经了若干年的辉煌后,因农业作物的周期性限制,上世纪90年代末至2003年农场发展遭遇困境。这一次农场“试路”开放运作,将权利分散给归侨们。

  把经营变为服务为彼时农场试路的重要方向。邱文康说,原来都是靠农场经营投资,后来农场将全部果树转让给归侨们,依托较开放的土地政策,让他们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不帮公家打工了,民众积极性高。”

  这一“试”富裕了归侨们的生活。邱文康说,2003年以后,归侨们逐步靠种果发家致富,收成好的话,十几亩田地平均每年可收入8万至10万元人民币。

  王秀敏一家人靠着十几亩果地的收入买了房购了车,依托国家侨居工程政策,她很开心自己还享受到了买房优惠。

  如今归侨们的生活比以前好过许多,但他们想让日子更红火。除了坚持种果树等农作物致富外,农场与归侨们还打算“试路”食品行业,包装推介农场内生产的印尼、越南风味食物。通过结合异国文化和食品,打造当地特色侨文化,培养新的增收渠道。

  邱文康说,第一步想设一个小作坊,如成立柳城华侨农场特产店,先适应性生产,要想产业化,还要借助机械,招商引资合作谋发展。只是农场通往市区的道路颠簸而崎岖颇令他苦恼,“交通不便,送货不便,也会影响企业考虑入驻。”他说。(完)

>中国侨界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