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信档案:华侨华人心中的“碉楼”
日前,在北京举办的一次学术研讨会上,中国侨联副主席李卓彬动情地说:“侨批文书是华侨华人‘心中的碉楼’,寄托着海外侨胞的历史感情。”
侨批档案是随着近代华侨大量出现而产生的。“批”是广东潮汕和福建闽南方言对"信"的称呼。“侨批”是对近代以来海外华侨华人通过民间渠道寄给国内眷属的家书和汇款的统称。在(广东省江门市)五邑地区民间,又被称之为“银信”。近代以来,五邑地区的华侨主要前往美洲和澳洲谋生,因此,五邑银信主要来源于这两个地区。目前,五邑地区征集到的银信档案数量已达5万件。
海外谋生的华侨肩负着改善家人生活状况的重任,他们通过书信与家乡亲人保持着情感联系,汇寄血汗金钱维系家人的生活。银信乃华侨及亲友家庭的立家之本,举凡家庭的衣食住行、子弟教育、婚姻大事、亲友往来,无不仰赖于侨汇,书信中彰显的亲情,更是华侨和家人的精神营养与食粮。以银信为核心编织了侨乡的移民网络,侨汇提供了侨眷移民的经济基础,书信则源源不断地输入移民所需要的各种关键信息,提供了移民技巧。银信推动了海外华侨华人与家乡联系网络的不断扩充。
五邑华侨在家乡举办了大量公益事业,诸如兴建学校、图书馆,修筑道路桥梁,扶贫济困等,这无不依靠华侨捐助的侨汇而完成。五邑华侨投资家乡推动了家乡现代化进程的历史。在银信的作用下,五邑侨乡开始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商业社会转型,银信也促进了侨乡社会民众对现代思想观念的接纳与吸收。
江门市委、市政府对银信档案这一文化遗产十分重视,积极支持五邑银信档案参与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江门市档案局与五邑大学广东侨乡文化研究中心联合对五邑银信档案进行整理和研究。2012年5月,包括五邑银信档案在内的“侨批档案”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近期,“侨批档案——海外华侨华人银信”将角逐《世界记忆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