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侨务”观念服务华侨农林场体制改革推进
中新网南宁6月25日电(记者 王雪)广西正以注重联合全社会力量的“大侨务”思路,积极服务当地华侨农林场体制改革,为归侨侨眷生活奔小康作出新贡献。
贯彻落实《国家侨务工作发展纲要(2011―2015年)》和全国侨务工作会议精神中期检查座谈会23日在南宁召开。广西自治区侨务办公室主任冯祖华在会上表示,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横向合作,集中各级各部门和全社会力量开展侨务工作,增强形成侨务工作的强大合力,共同做好依法护侨以及华侨农林场的改革和发展工作。
广西有22个华侨农林场,总面积136万亩。近年来,为提高归难侨生活水平,广西对华侨农林场进行全面改革。随着“吃华侨事业费”的时代消逝,农场亟需通过项目发展实现效益提升,逐步解决归难侨医疗、住房、教育等问题。
作为全国重点侨乡,广西一直致力深化华侨农林场体制改革,推动产业稳步发展。冯祖华介绍,2011年12月,广西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华侨农林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并在2012年落实华侨农林场公路建设本级财政配套资金200万元,同时争取中央和广西自治区安排华侨农场9626户非侨危旧房改造任务,补助资金1.66亿元。
此外,广西还正在推进华侨农林场产业发展规划工作,目前当地已经创建了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柳城华侨农场全国华侨农场文化建设示范单位。
冯祖华说,目前广西华侨农林场已形成了“因地制宜、一场一策”和五种改革发展模式典型。五种典型模式为:按照一级政府授权华侨农场加快产业发展的“武鸣模式”;整体搬迁、整合土地资源兴建新区,职工“一户一房一门面”集中安置的“来宾模式”;统一规划,集中新建,引进现代企业,发展服务业,拓宽归侨侨眷就业门路的“桂林模式”;华侨林场设立华侨瑶族乡,实现政企分离的“十万山模式”;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基地,逐步建立农产品加工基地的“凤凰模式”。
冯祖华介绍,通过一系列有效改革发展,2012年,广西华侨农林场实现社会总产值257.5亿元,农场生产总值(农场GDP)89.1亿元,年人均纯收入7953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85%、54%和53.5%。
但广西华侨农林场改革发展也遇到一些问题。冯祖华指出,广西是一个后发展、欠发达地区,财力尚不强大,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的广西华侨农林场,随着改革发展进一步推进,目前面临着工商业发展建设用地指标不足,道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等诸多问题。
他表示,广西各级侨务部门正在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重视的同时,还希望得到国侨办、中央有关部门予以政策、项目、资金支持。未来,广西将加大华侨农林场引资引智力度,做好华侨农林场产业规划,增强经济实力,改善归难侨的生产生活条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