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的“熟悉”与“陌生”

2013年08月06日 09: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北京8月6日电 题: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的“熟悉”与“陌生”

  ——2013年海外华裔及港澳台地区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侧记

  中新社记者 张冬冬

  “这是我的名字,是姥爷为鼓励我学中文而写的。”对于汉语不太熟练的华裔男孩刘翔宇来说,手中的折扇除防暑降温的功用之外,扇面上的题字也让他在做自我介绍时省了很多麻烦。

  今年18岁的刘翔宇,妈妈是北京人,爸爸是安徽人,自己出生于荷兰乌得勒支。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太和殿前,身着黄色营服的他因为手摇折扇,而在2013年海外华裔及港澳台地区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中格外引人注目。

  刘翔宇说:“小时候我不懂,走在街上荷兰当地白人总是回头看我,感觉很奇怪;等我稍大一点才发现,我黑头发、小眼睛,跟他们不一样。”之所以要到中国参加夏令营,在刘翔宇看来,“是因为回中国很舒服,起码走在街上没人回头看我”。

  “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活动由中国国务院侨办和中国海外交流协会联合举办,自1999年起,主办方已成功举办6届“中国寻根之旅”北京大型集结夏令营。今年是第7届,吸纳了来自世界55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4000名华裔青少年参加,他们的年龄大多在14至22岁之间。

  3日至5日,刘翔宇与来自世界各地和他有着同样肤色和面孔的小伙伴们,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盛大的开营仪式,参观了北京名胜。

  同样来自荷兰的14岁女孩施嫣然、张抒娴三天来总是形影不离,而在抵达北京前她们却并不熟识。她们说,参加夏令营很开心,认识了这么多“中国人”,并且来自不同国家,回去会通过网络与他们联络。从小出生于比利时的12岁男孩李广也表示,参加夏令营最开心的是可以跟很多和自己一样的华裔在一起。

  自旧金山率领38位学生参与夏令营的美中教育交流文化促进会秘书长丘曦表示,华裔学生身处海外,因语言环境等因素,大多对中国知之甚少,当他们来到中国,看到全世界有这么多与自己同样面孔的华裔、而且大家都在讲中文时会感觉特别兴奋,也觉得学习中文非常重要,会激发他们了解和认知中国的的热情。

  中国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介绍说,该机构从1999年开始每年举办“中国寻根之旅”夏(冬)令营,迄今已有15万名海外华裔青少年参加。她认为,“寻根”就是让海外华裔青少年踏着祖辈、父辈的足迹,感受祖(籍)国的发展,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从而了解自己的根、中华文化之魂。

  相较于经常往返于中国和住在国的施嫣然、张抒娴而言,出生于缅甸曼德勒的18岁华裔男孩赵光盛,却感觉一切都格外陌生和新鲜。此行是他第一次来北京,故宫、颐和园、长城都让他分外兴奋。他说,“之前爸爸妈妈说我‘根’在中国,此次到北京参加夏令营,我要看看中国是什么样子”。

  “如果我的孩子还小,我会带他们到中国学习中文。”来自新西兰奥克兰71岁的领队曹玉堂表示,“寻根”就是要在华裔心中留下对“陌生”的中国的印象。他遗憾地说,“我的孩子是电脑专家,但他对中国一点认识都没有;2010年我带他回家乡,指着祠堂告诉他中文名字时,他虽然很感兴趣却完全不懂。”

  对于每年赴中国的近3万名青少年而言,参加“中国寻根之旅”,不仅是通过该活动增进自身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也通过这一桥梁和纽带让中华文化在海外传承和发扬。正如此次夏令营营员尹卡所言,“只有当一个民族的后裔都能将本民族的文化发扬光大的时候,世界才会精彩纷呈。”(完)

>华文教育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