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巴适”适合投资 众华商愿助四川雄起
2008年汶川地震前,在俄罗斯定居的北方汉子温锦华从来没去过四川,也没预料到会在蜀地“巴适”(四川话,安逸,舒服之意)地投资。
震后,身为俄罗斯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主席的他,冒着零下四十几摄氏度的严寒,三进西伯利亚林场挑选优质木材,运到四川广元市,缓减了灾后重建的建材压力。在帮助建设“侨爱家园”项目中,他与当地民众同吃同住,被授予广元荣誉市民的称号。
来成都参加世界华商大会的他说,这之前他特意带华商去青川县城“验收”,发现不仅没有出现“灾后返贫”现象,还发展得非常好。这让他下决心投资四川。
《华商投资:西部准备好了吗?》12年前,世界华商大会首次移师中国在南京举办时,新华社曾播发一篇以此为题的消息。
当时受访的华商李玉玲在新疆投资受阻。有些心灰意懒的她说:“西部的观念,尤其是基层干部的观念要转变。一项工程,往往各种批文都有了,但执行起来为什么那么难?”
温锦华也参加了那次大会。问他当时对西部的印象,他摇摇头,“那时候对西部大开发的概念还只在新闻里”。
但今天,温锦华已经打算启动在四川的投资。“华商怕的是投资环境不规范不公平。灾后重建的过程中,我对四川的政府决策力和执行力有了信心。现在灾后重建之后,还有升级发展的空间,因此赶紧来这块投资洼地”。他说。
泰国广西总会主席李铭如也选择了震区—大熊猫的故乡雅安市投资兴业。她和成都-雅安工业集中发展区(成雅新城)签约,利用当地的优美环境和生态,开发养生度假项目。
“成都是中国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之一。”她说,这个项目不仅为当地老年人和忙碌的工薪阶层提供服务,也能让远道而来的侨胞有一个休闲度假的场所。
上海瑞华(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帅鸿元喜欢在成都街头指点大家看公共汽车,“成都的公交车中有238辆烧的不是汽油,这些新能源汽车就是我的产品。”
在青山绿水的天府之国,打造一个绿色环保的“汽车梦”是帅鸿元的梦想。他说,国务院常务会议在今年7月提出,政府公务用车、公交车要率先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同步完善配套设施,这让梦想更有了政策和资源支持。
帅鸿元在成都投资的瑞华特项目将于2014年建成,预计将实现年销售收入近百亿元人民币,解决就业2500人,是目前全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产业基地。
在投资成都的名单上,有一串闪亮的名字:亚洲首富李嘉诚、泰国首富谢国民、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菲律宾首富施至成、印尼“钱王”李文正……更多的则是华商“小老板”,他们期待在四川盆地的“苗圃”中,将企业从种子孵化成参天大树,再把枝蔓伸到全国乃至海外。
“西部地区是一片蓝海,”加拿大籍华商、成都巅峰软件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玮说,竞争相对东南沿海和北上广来说不太激烈,人力成本虽然在不断上升,但仍然对企业具有诱惑力。同时,在外地打拼的川籍人才也有回流的趋势,人力资源丰富。
“川人有乐天知命的心态,这样的投资软环境,让人感觉心里不会累。”温锦华说,他打算建立生态养老度假村,因为四川的软环境安逸,自然环境也舒服。
“人们都知道成都是一个休闲城市,实际上成都人既会生活又能工作。在成都的旅游景点、茶馆里,成都的生活节奏会很慢,但是在工业园区、企业、政府机关,你就能感受到成都的快节奏。”世界华商大会的东道主,成都市市长葛红林说。
“因为快乐、安逸、巴适,我们愿意和当地政府一起雄起。”国际企业联合会中国西部分会长汪启怀说。“我已经到成都15年了,也不想走了。来投资的华商即使不能定居,也欢迎走了再来。”(李寒芳 萧永航 杨迪)
专题:第十二届世界华商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