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籍援疆归侨:一生与新疆结下不解之缘(组图)
今年是广东援疆工作承前启后的关键之年。广东第七批援疆工作队即将于12月踏上征途,奔赴新疆。他们将紧握上一批援疆干部的“接力棒”,继续在天山南麓的喀什展开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
在采访广东援疆故事时,南方日报记者偶然发现了一个特殊群体:粤籍援疆华侨。他们祖籍广东,出生海外,却舍弃优裕生活、跨越重洋阻隔来到新疆。在这里,他们将大半生光阴献给了援疆事业,见证了西北边疆的甲子巨变。他们不仅与新疆结下不解之缘,而且从此将“广东”与“新疆”这两个相隔3000多公里的地方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我报名继续援疆了。”蒋碧辉是广东第六批援疆干部中的一员。3年前,这个浙江籍小伙儿从广州来到喀什,任喀什疏附县商务和经济信息化委员会主任一职。
初秋的乌鲁木齐凉爽而干燥,借参加第三届中国—欧亚博览会之机,蒋碧辉抽空与南方日报记者一道拜访了援疆粤侨郭英生老人。得知小蒋主动报名继续援疆3年,这位已援疆57年的印度尼西亚归侨流露出赞许的眼神。
在郭英生不大的客厅里,两代援疆广东人的对话徐徐展开。“时代不一样了”,这是两代人不约而同发出的感慨。时空穿插交错中,当年入疆的敞篷大卡车,如今已被5个小时的飞行所取代;彼时的土坯平房早已变成今日的高楼大厦;闷热肮脏的汽车修理车间也换成了宽敞明亮的办公室……
交谈中,郭英生提及自己到新疆12年后才首次回梅县探亲,这让蒋碧辉惊讶不已。毕竟对于每年拥有3次探亲机会的蒋碧辉来说,12年显得漫长而难以想象。他不禁感叹道:“当年祖国一声号召,老人们就义无反顾来到新疆,在这里一扎根就是一辈子,特别值得我们尊敬。”
时光倒流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彼时,为了响应中央“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一大批来自祖国各地的年轻人追随援疆队伍奔赴新疆。其中不乏割舍富裕家庭、远渡重洋回到祖国的广东华侨。
援疆粤侨陈玉梅就是其一。在马来西亚,她从母亲那里学会的第一首歌这样唱道:“我爱中华,我爱中华!中华是我的爸爸,中华是我的妈妈!爱中华,爱中华!”这首歌在陈玉梅心里埋下了一颗“爱我中华”的种子,成为她回归祖国、支援新疆的精神策源地。
1957年,年轻的陈玉梅来到克拉玛依。在那里,她与十多位同事一道,在散落着一大片戈壁上,白手起家建起了气象台。据老人回忆,单位上的食用水须用水罐车从几十公里外的百口泉地区运来。为了节约宝贵的水资源,陈玉梅将早晨用过的洗脸水澄清后,再留到晚上洗脸、洗脚、洗衣服用。
“他们都有一颗为人民谋幸福的赤子之心。”正如援疆粤侨陈贤佑所说,他们这一代人怀着极大的热忱和希望,“到了哪里,就在哪里扎根、发芽、长叶、开花。”不问多苦多累,这些援疆人始终无怨无悔,全心投入新疆建设事业,把青春和热血献给了西北大地。
默默奉献铸就援疆精神
即使是年近花甲,援疆粤侨马静芳还争取到托木尔峰脚下进行羔羊痢疾防治工作。为了节约经费,她自带行李,住在兽医所办公室,一天半夜,一大块坍塌的屋顶砸中了她的胳膊,手都抬不起来了,第二天却照样下连队工作。
1986年,到兵团参加侨联会议的马静芳特地抽空到自治区畜牧厅争取科研课题和经费;1987年,61岁的她“跑”到和田展开布氏杆菌考察,主动请缨到海拔3000米、正流行非甲非乙型肝炎的牧场工作;在1个多月的时间里,她检验了3000多例羊饲料,为和田布氏杆菌防治取得了第一手资料。
“我们不过是从最平凡的事情开始做起。”谈及半个多世纪的援疆生活,郭英生说,虽然自己在汽车修理厂从事的是最基层的工作,也谈不上是什么“大事”,但起码能为边疆建设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听老人讲过去的故事,蒋碧辉有感而发:“当年,他们就是来当"螺丝钉"的,单纯地为边疆建设奉献。”坐在一旁的郭英生只是微微一笑,蒋碧辉竖起大拇指道:“普通是最平凡的伟大!”
事实上,像马静芳、郭英生一样,奔走于荒原戈壁、出入于毡房农舍的援疆粤侨不胜枚举。从石油到煤炭,从交通到农林,从水利到科技,从教育到医疗……他们跟随共和国的成长轨迹,辛勤工作在天山南北的戈壁和绿洲,兢兢业业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
他们中,有培育出抗病、抗寒、抗盐碱高产农作物,并使伊犁河谷成为“塞外江南”的马来西亚归侨陈多发;有全国劳动模范、泰国归侨李伟强,他在乌鲁木齐第二钢铁厂完成了多项技术改造,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有参与新疆十几座水库勘测施工的侨眷朱达夫;还有退休后不忘发挥余热、拾荒助学的退休教师、印度尼西亚归侨赵从光……尽管他们大多默默无闻,但正是这些无名英雄的汗水和奉献,铸就了极具时代印记的援疆精神。
更加令人欣慰的是,新一代援疆人接过了前辈的“枪”。喀什3年一晃而过,蒋碧辉告诉记者:“从没后悔来到新疆,因为在援疆这个大平台上,我觉得自己还是干了不少事情,还是有点成就感的。”
一转眼已是白发苍苍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这句留在写字桌玻璃板下的话,成为援疆粤侨罗文浩生前一直践行的信条。熟悉他的人告诉记者,从来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的罗文浩在身患重病时,对前来探望的乌鲁木齐头屯河区侨联副主席、秘书长王观提出了藏在心中多时的想法:“能否在告别仪式上,在我身上放一面国旗?”
事实上,自新中国成立后,粤侨援疆的事迹便铭刻在新疆建设的历史上,从未褪色。如今,在新疆广袤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超过5万粤籍归侨、侨眷和侨属。为了向广东援疆精神致敬,退休多年、已是白发苍苍的援疆粤侨梁日明和其他老同志一道,于去年在乌鲁木齐筹建了“粤新百年边疆民族情”展室。
值得一提的是,为纪念百年来远渡重洋回到祖国,再跨越整个中国,投身屯垦戍边事业的广东归侨,展室还专门开辟了“粤侨天山情”板块。
展室里的老物件儿不少。“你看这件袄子!”“援疆二代”林松是新疆交通局机械厂的总工程师,也是展室的志愿者。他为记者展开一件“羊皮大衣”。说是大衣,其实是将一张羊皮裁成衣服的模样,毛在里、皮在外。“直接这么穿,现在还有一股羊骚味儿。”他告诉记者,由父辈们组成的“广东赴疆工作队”,当年都是穿着这样的“大衣”进疆的。
据不完全估计,仅1956年至1957年间,参加“广东赴新疆工作队”进疆的“小广东”就超过8000人。“其中,至少六七成即使不是华侨,也是侨属或者侨眷。”梁日明告诉记者,这些人为边疆建设倾心付出,可谓“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
令人欣慰的是,广东援疆的步伐从未停止。据统计,广东先后于1998年、1999年、2002年、2005年选派了共计142名干部到新疆哈密地区任职支持建设,哈密也因此成为新疆受益于广东省最多的地区之一。2010年3月,新一轮援疆工作大幕开启,广东省和深圳市分别对口支援喀什地区疏附县、伽师县、兵团农三师图木舒克市,喀什市、塔什库尔干县。根据总体规划,2011年至2015年,我省(不含深圳)共安排援助资金63.27亿元,其中民生项目资金就占到资金总额的75%以上。
如今,广东援疆干部和许许多多“援疆粤侨二代、三代”一道,正追随着前辈的足迹,默默工作于各行各业。虽然散落在166万平方公里的西北大地上,这些人却有相似的身份认同—正如林松所说:“我们是新疆人,也是广东人。”(唐柳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