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界杰出人物”梁思礼勉励人才回国:机遇在中国
中新社北京12月5日电 题:“侨界杰出人物”梁思礼鼓励海外人才回国:机遇在中国
中新社记者 南若然
在第九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上,导弹、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被授予“中国侨界杰出人物”称号。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梁思礼称这项荣誉令他“倍感光荣”,他同时勉励海外优秀留学人才回国,当前的发展机遇在中国,“如果你是好样的,就回来为中国做贡献。”
梁思礼生于1924年,是清末著名政治家和思想家梁启超最小的儿子。虽5岁时父亲便离世,但梁启超生前所言“人必真有爱国心,然后方可以用大事”对梁思礼影响颇深。
1941年高中毕业后,梁思礼随三姐梁思懿赴美留学,这段求学经历为梁思礼的“工业救国”思想奠定了专业基础,“留学的时候,我觉得中国工业落后,所以想学一门工业技术,学成回国出力。”赴美后,梁思礼先后在普渡大学和辛辛那提大学攻读电机工程、自动控制等专业,并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
当时由于日美宣战,梁思礼与家庭的联系和经济来源断绝,生活相当清苦,他曾到餐馆洗碗、当侍者,担任游泳场救生员等。
“父亲常说,若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那么生命就成了沙漠,要来何用?”梁思礼坦言,留学期间的经济拮据对他而言也是一种收获,“因为没有钱,除了学习就只能运动,我课余时间大都在体育馆和游泳馆度过,既锻炼了身体,学会游泳后去当救生员还有些收入。”
留学期间,梁思礼参加了留美知识分子的爱国组织——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和北美中国基督教学生联合会,这两个组织动员了大批在美中国留学生回国参加建设,许多人回来之后成为院士和学科带头人,1949年9月,梁思礼回国参加新中国建设。
回国之后,梁思礼先后领导和参加了多种导弹和运载火箭的控制系统研制试验。他是中国自行设计并于1964年实验成功的第一枚地—地导弹的控制系统负责人之一,并在以后改进的型号中领导研制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惯性制导系统;他参加了1966年10月27日在中国领土上进行的震惊世界的导弹核武器试验;他是中国向南太平洋发射的远程液体火箭和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副总设计师、控制系统研制工作的负责人;在他的主持下,中国首次把集成电路用于弹上计算机,并首次以此进行全弹自动化测试;他还参加了1980年向太平洋发射远程火箭的飞行试验,他是导弹可靠性工程学的带头人。
梁思礼做出的卓越贡献为他赢得很多荣誉,对于“中国侨界杰出人物”的称号,老人寥寥几字“倍感光荣”带过得奖感受,而谈及当前新一轮出国留学热,梁思礼对年轻一辈的留学人才寄予厚望,“出国留学掌握知识和技能,这值得鼓励,如果你是好样的,是优秀人才,学成之后就应该回来为中国作贡献。”
上世纪50年代,梁思礼曾被派到欧洲学习先进技术,而今中国经济科技进步之后,又去欧洲推介中国的高速铁路。这种变化让梁思礼感触很深,“当前真正的机遇就在中国,留学人才回国发展的空间更为广阔。”
梁思礼对于当初的回国选择如此阐述:“我有个好朋友留在美国,后来他任美国波音宇航公司的首席科学家,我任中国航天部的总工程师,我们地位相当但收入相差很多。有人问我,对此作何感想。我的回答是,他研制的导弹是瞄准中国的,而我研制成功的东风五号导弹是保卫祖国的,这就是我们的差别。”
因父亲梁启超一生推崇“趣味主义”,爽朗乐观亦成为梁思礼的养生之道。“70岁那年,我遛弯时不慎掉入电缆井,摔断三根肋骨,井内的木杈险些插入脊椎。康复以后,很多人都说我比过去更健康了,我总结认为,是这个过程把我的13条经络打通了,因祸得福。”
梁启超曾有一滑稽作品,把梁思礼幼时神态描写得活灵活现。“昨日好稀奇,迸出门牙四个,刚把来函撕吃,却正襟危坐。一双小眼碧澄澄....。.肚里打何主意”。跨过近90载时间长河,梁思礼讲述时的神态与其父曾经对他的描写如此神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