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非遗传承“先行者” 留住六百年文化符号

2018年02月17日 15:0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资料图:正在“过招儿”的村民。<a target='_blank' href='//m.johnnytowncar.com/'>中新社</a>发 李桐 摄
资料图:正在“过招儿”的村民。中新社发 李桐 摄

  (新春见闻)非遗传承“先行者” 留住六百年文化符号

  中新社贵州安顺2月17日电 题:非遗传承“先行者”留住六百年文化符号

  作者 周燕玲

  “咚咚咚咚……”随着锣鼓有节奏地响起,在贵州省安顺市旧州镇一空坝上,90后小伙邓艳华头戴面具、身着长衫、手持刀,跟着几位跳地戏的老艺人,时而相互唱合,时而飞脚蹦跳,时而角逐开打,引得不少围观民众阵阵掌声。春节期间,安顺地戏演出二十天左右,称为“跳新春”。

  安顺地戏,俗称“跳神”,是安顺市屯堡人独有的一种头戴木刻假面的传统民间戏剧,明朝初年朱元璋“调北征南”“屯田戍边”时由来自安徽、江西等地的屯军带来,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

  地戏以表演古朴粗犷而著称,被誉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2006年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邓艳华是所在地戏班里年纪最小的一个,与他同龄的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从16岁开始跳地戏至今,邓艳华跳了不下500场。

  舞台上与舞台下,邓艳华判若两人,用他自己的话说:戴上面具跳地戏是“神”,站在舞台下面则是人。而邓艳华地戏跳得越多越“发愁”,“地戏表演似乎陷入了没有新意、没有活力的境况,年轻人很少看。”

  在现场,记者看见,观看地戏的人群多是一些中老年人和带有好奇心的小朋友。

  邓艳华觉得,在个性化的社会里变化不可避免,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视角在传承中创新,与其他流传了600余年的屯堡文化“联姻”,讲好文化背后的故事,是邓艳华觉得可行的方法。

  为此,几年前邓艳华就开始了屯堡文化的深入研究,并力图挖掘其背后的人文内涵和故事,通过故事的传递让人们了解其中的文化,试图吸引年轻人加入,让他们也成为非遗传承的“先行者”。

  80后的顾家顺出生在一个地戏世家,9岁就开始地戏表演。他跟邓艳华有着同样的想法,那就是安顺地戏需要年轻人去传承,并在传承的基础上探索和创新。

  “因特殊的唱腔,有时连本地人都听不懂。”顾家顺说,安顺地戏的唱腔沿用了弋阳唱腔,外行人很多都听不懂,且比较单调。

  记者了解到,安顺地戏的剧目都为武戏,全部是表现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征战故事,演出过程更多是打斗情节,这与屯堡先辈忠君报国的军旅生涯有直接关联。

  “不知道我们在台上唱什么,只看到我们在台上打来打去。”顾家顺向记者透露,很多次到外省演出结束时,不少观众表示听不懂,也看不明白。

  怎样让别人看明白?经过几番思索,顾家顺想到加入音乐伴奏,把唱腔录到音乐里面去,再用地戏惯有的套路通过舞台剧演绎出来。目前,顾家顺与朋友正在尝试舞台剧的编曲,希望尽早把地戏搬上舞台。

  一人领唱、众人伴和,地戏成了安顺屯堡人在漫长岁月中世代固守的精神家园。顾家顺觉得,传统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适应社会走下去,就应在传承中创新,竭力留住六百年的文化符号。(完)

【编辑:刘欢】

>文化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