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新语:远去的船队 永远的马六甲
中新社吉隆坡7月16日电 题:远去的船队 永远的马六甲
中新社记者 杨陈 黄艳梅 杨强
“Malacca(马六甲)”,一个地处马来半岛南部的古老城市,著名的马六甲海峡因毗邻该城而得名。两千多年前,世界各地的商贾船队通过马六甲海峡开始东西方经贸往来;而今,这座曾经盛极一时的港口城市渐渐淡出历史舞台。
近日,中新社“新世纪丝绸之路华媒万里行”采访团踏访这座马来西亚古老城市。古朴而典雅的马六甲城依旧人来人往——只是,他们不再是穿梭于东西方间的商人,而是从世界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
“这些年因为港口贸易停滞,马六甲只能向旅游城市转型。许多年轻的马六甲人为了追求更美好的前程,也开始走向海外,谋求发展。”马来西亚前资深媒体人、马六甲居民古玉梁说。
这位生于斯、长于斯的第二代老华人说:“现今要在马六甲寻找当年港口的遗迹已近乎不可能,所有的港口、货仓已经拆毁了。”言语之间,见证了马六甲港衰败及至退出历史舞台的古玉梁颇感失落。
尽管能见证最初华人到此聚居的线索已所剩无几,但在为纪念三宝太监郑和而得名的位于马六甲市郊的“三宝山”下,一座修葺于明朝年间的华人墓葬,仍足以佐证中国人在很久以前就涉足这座古老海港城市的沧桑历史。
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咽喉要道,马六甲人从未忘记当年城市的兴盛。在马六甲海峡的边上,竖立着一块中英双语的纪念碑:马六甲海峡,世界最长暨最繁忙之海峡(THE STRAITS OF MELAKA,The Longest and Busiest Straits In The World)。
“那时候北到日本、朝鲜,西至阿拉伯地区,世界各地的商人都来到马六甲,商贸最兴盛时马六甲城里流通着70多种国家语言。”古玉梁说。
古玉梁的父亲来自中国广东梅县,作为第二代在马六甲出生成长的华人,他对马六甲的历史颇有研究。“根据《明史》记载,明朝时期,郑和七下西洋,有五次曾驻节马六甲。这也开启了中国和马来西亚交往的大门。”
目前,马六甲70万人口中,有近1/3为华人。古玉梁说,当年抵马的明朝商人以及随郑和下西洋的一些船员,同当地马来人通婚留下的后代“巴巴娘惹”,已成为当地原住民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来西亚中国总商会总会长黄汉良认为,郑和船队到访马六甲的经历,“是祖先留给两国民众的一份很好的遗产”。
他说:“据说当年郑和的船队有20000多人,马六甲居民只有3000多人。马六甲居民不但没有遭到中国船队侵扰,还在其帮助下赶走了外国侵略者。所以在马来人心中,中国即使强大也不会恃强凌弱。”
倘徉在马六甲城中一条著名的旧时华埠上,街道两侧保存完好的建筑雕梁画柱,风采犹存;福建、潮州、永春等一座座巍峨的宗乡会馆至今不失肃穆庄严;满街可见的中文招牌,令人几疑置身于古老中国的繁华都市当中。很多中国游客流连其间,窥探历史的沧海桑田。
古代商贸的兴盛未能延续滨海之城马六甲的繁荣。长达300多年的殖民统治,泥沙冲刷导致马六甲河道变浅,加上20世纪80年代起马来西亚槟城、巴生,以及新加坡等周边港口逐渐兴起,千年“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马六甲渐渐衰落。
站在马六甲河口与马六甲海峡交汇处的大桥上,极目远眺,海面上偶尔见到几艘行驶而过的油轮,河道中虽然依旧有小船停泊,但不再是用来接驳货物,而是供游客乘坐游览追忆昔日风光。
“马六甲只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象征,是历史坐标,不可能再重回当年的繁华。”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竞争力研究所所长陈企业博士认为,马六甲作为港口的功能已完全被新加坡等新晋大港所取代,向旅游转型是它新的出路。
漫步在马六甲河畔的小广场,那座建于十七世纪中期的荷兰红屋已被改造成博物馆,殖民时期留下的市政大楼成为游客们拍照合影的背景,一辆辆HELLO KITTY装扮的三轮车成为各国游客体验马六甲风情的最爱。古老的马六甲河依旧缓缓流淌,河畔上的红色钟楼,时针还在一圈圈转动,尽管回不到曾经的繁华,却将马六甲的旅游业带进一个崭新的时代。
中国新近提出与东盟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或为这座千年古运港乃至整个马来西亚带来更大的机遇——自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马六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来,中国游客赴马六甲观光人数逐年递增。目前,马六甲已成为许多中国游客赴马旅游的必选之地。
除了数量庞大、深怀“历史情结”的中国游客,随之而来的还有中国的投资。正如马来西亚国际贸易与工业部部长穆斯塔法·穆罕默德近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所期待的:“欢迎中国的服务业项目到马来西亚落户”,“我们希望吸引更多中国的投资人到马来西亚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