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印度行遇尴尬 分析指莫迪访美前双边难有大进展
中新社华盛顿8月1日电 (记者 刁海洋)美国国务卿克里本周访问印度,参加了在新德里举行的第五届美印战略对话,并于8月1日与印度新总理莫迪举行会谈。外界普遍认为,克里此访的目的非常明确:催热尚处于低潮期的双边关系,为莫迪今秋访美做好铺垫。
在印期间,克里盛赞印度的发展和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称两国合力可以为亚太乃至整个世界带来繁荣和稳定。虽然克里言之凿凿,但双边存在的诸多分歧也让他的印度之行遭遇三重“尴尬”。
首先一个“尴尬”就是莫迪的签证问题。美国曾在乔治·W·布什政府时期吊销过莫迪的签证,原因是莫迪在古吉拉特邦担任首席部长期间默许了发生在当地的严重宗教骚乱。
对此,克里7月31日在接受印度NDTV采访时表示,这不是现政府做出的决定。他说,“我们欢迎莫迪总理访美,他当然会拿到签证。我们应该向前看,我们来这儿是谈发展两国关系的。”
另一个“尴尬”是美国窃听印度人民党官员一事。印度外长斯瓦拉杰7月31日在与克里举行会谈时表示,美国的窃听行为“不可接受”,并称印度人民对美国此举感到愤怒。
面对这个发生在本届政府的问题,克里显然更加难以回答。他表示,“按照规定,我不能对这一事件发表评论,不过我们非常理解斯瓦拉杰外长的感受。”
而更大的“尴尬”则发生在克里与莫迪的会谈之中。克里1日在会见莫迪时公开表达了美国政府对印度拒绝签署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便利化协议》的不满。他说,“印度新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经济开放,但拒绝签署《贸易便利化协议》。这是在向外界释放错误的信号,损害了印度新政府的形象。”
莫迪则回应称,他的第一要务是改善印度人民的生活。他说,“虽然我知道签署这一协定可能会给印度带来好处,但我更关心的是印度普通农民的命运。”
除此之外,知识产权、核能合作、限制印度IT人才移民以及印度外交官遭逮捕等一系列问题都是摆在两国面前的棘手问题。舆论普遍认为,虽然克里释放出的“示好”信号非常明显,但两国关系难以在短时间内实现跨越。诚如印度前外交官希巴尔对《华盛顿邮报》所言,“美印之间实在有太多的不同,即使两国元首有意在政治层面上进行合作,也很难消除这些分歧。”
美国国防部8月1日发表声明称,美防长哈格尔将于本月访问印度,与印度防长共同讨论双边防务合作以及亚太安全问题。声明明确表示,哈格尔此访同样是为莫迪访美做准备。
路透社分析认为,美印关系可能要到今年9月莫迪访美之时才可能发生根本变化。届时,双方可能会在防务合作、美核能企业准入等领域实现一些突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