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民众“网祭”遇难同胞 牢记历史传递和平理念
中新社兰州7月7日电 题:内地民众“网祭”遇难同胞 牢记历史传递和平理念
中新社记者 丁思
2014年7月7日是“七七事变”77周年纪念日。午间,兰州上班族徐晓霞登陆“国家公祭网”,轻点鼠标,“点上”一根香烛,“献上”一束鲜花,向遇难同胞在线祭奠。截至7日13时,参与祭拜的网民人数已超过20万人次。
“国家公祭网”是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新华网共同举办,包含中、英、日三种文字版本,2014年7月6日正式上线。
设立“国家公祭网”旨在进一步普及国家公祭相关知识,将对死难同胞的纪念常态化,方便全球华人及爱好和平的国际友好人士随时随地了解史料信息、悼念死难者,在提醒世人不忘历史教训的同时,进一步向世界传递中国民众反对战争、珍爱和平的理念。
当日,记者打开公祭网,页面设计以血红、黑色与白色三种色调为主,网民可以进行在线公祭,选择点烛、植树、鲜花、敲钟、献祭文、献诗词、献楹联等活动。
徐晓霞说,目前,网络社交已经成为民众不可缺少的交流平台,网络祭祀不仅方便快捷,也凸显环保理念;更为重要的是公祭网上及时发布史料馆、公祭咨询等信息,不仅唤起内地民众的爱国之情,也为民众普及了历史知识,还可以进行在线互动。
网民“徐瑞翔”留言称,“中国是一个历史文化大国,中华民族共同抗日,最后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沉痛哀悼为我们的幸福而光荣牺牲的烈士们,你们好样的。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不忘历史,奋发图强”也成为年轻网民的共同“心声”。网友“中国人_919”留言称,“今日,中国的苦难历史一幕幕又浮现眼前,先烈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国家、民族付出了自己的一切,可歌可泣。为使中国复兴、强大,望同胞从我做起,少发牢骚,多做有益于国家、民族的事,积跬步致千里。”
甘肃省社科联原副主席王凤显7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表示,网络祭祀的新形式值得称赞,不仅表达了对遇难同胞的哀思与祭奠,更是对中国历史的传承。网祭也同样是年轻人接受、学习历史的过程,此举也向海内外民众宣传了爱好和平的理念。(完)
专题:七七事变77周年纪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