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派汉语教师:不过节,心也暖
中新社北京9月10日电 题:外派汉语教师:不过节,心也暖
中新社记者 冉文娟
对外派汉语教师彭涛而言,这个教师节与以往有些不同。
三个月前,他通过层层选拔,从湖南长沙远赴泰国,成为了东盟普吉泰华学校的一名汉语教师,今天是他在泰国度过的第一个教师节。
泰国与中国的教师节日期并不相同,虽然节日气氛稍显“冷清”,但彭涛表示,泰国尊师重教的传统并不比中国差。“泰国有专门的拜师节,这一天学生们会向老师行跪拜礼,非常庄重。”他说。
两赴印尼日惹崇德三语学校教汉语的张瑜常常被家长学生们的热情打动。她告诉记者,自己决定再留任一年,与家长们的挽留分不开。“一位华人家长得知我任期将满,不断恳求我留下来再教一年,还说以后一定要送孩子到中国读书,这让我非常感动。”
海外华文教育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在海外的“留根工程”。多年来,外派汉语教师不仅承担了教中文的工作,同时也是传播中华文化和展示中国形象的重要窗口。
彭涛介绍,自己在教汉语之外还是小学到高中的书法老师。“我出国的时候,行李箱里带了很多书法工具”,他介绍,为了庆祝即将到来的中秋节,他教学生们用毛笔书写“月圆中秋”,还跟孩子们讲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
“在国外,人们会通过你来了解你背后的国家”,张瑜感叹,出国之后感受到自己肩上的使命。“聊天的时候,许多家长喜欢从我这了解中国的大小事儿,我有责任向他们介绍好今天的中国。”
长期以来,国务院侨办将海外华文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
资料显示,为了满足海外华校需求,1987年国侨办首次向马达加斯加选派2位教师。此后29年来,国侨办依托28个省市区侨办和5所院校,共选派了5000多位教师到27个国家260余所华文学校任教,覆盖国家数达到历史峰值。这些外派的华文教师在远离祖国和亲人的陌生环境里教学和生活,内心感受颇多。
“这里的生活条件和在家时不能比,娱乐活动和运动设施都相对较少”,21岁的王怡娱是菲律宾育仁中学的汉语教师,谈起外派生活,她直言“并不容易”。据她介绍,在一些学校,外派汉语教师2、3人住一个房间,而且空间很小。
“语言和文化的力量非常强大,一定要有人来做这个桥梁。”尽管觉得外派生活并不轻松,但王怡娱在一年工作结束之后选择在菲律宾继续教汉语。她希望更多的同龄人投入这项工作。“外派汉语教师缺口很大,这项工作非常有意义,值得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