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去年以来,不断出现农产品涨价的消息,先是大蒜、绿豆价格持续上涨,随后生姜也出现涨价,超过九成的省区市生姜价格涨幅明显,天津市场涨幅达到了24.2%。 中新社发 孙春红 摄
农产品价格:
该涨,但需要理性和良策(热点热议·政协委员话“三农”)
“辣翻天”、“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油你涨”、“苹什么”——去年以来,部分农产品价格的暴涨,让老百姓切切实实体验了通货膨胀预期。
种植成本,天气因素,资金炒作,到底谁是第一推手,见仁见智。但有一点,从长年涨不动,到突然暴涨,暴露出我们农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并不完善。
该不该涨?怎么涨?如何科学谋划农业、农村发展,让农民增收、让民生普惠?本期,我们邀请全国政协常委、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钱克明,结合2010年的最新统计数据,详解农产品价格的那些事儿。
有涨价空间才能 抵消成本攀升
记者:此前,您一直呼吁农产品价格涨价,现在的观点是否有变化?
钱克明:我仍然认为,在保持价格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应当允许农产品价格逐步合理上升。一直呼吁推动农产品价格涨价,主要是因为,我国农产品价格总水平偏低,不能真实反映耕地和淡水等资源的稀缺程度,远远低于人均农业资源禀赋相近的日本和韩国,由此导致农业生产效益下降,农民增收困难、农产品质量也难以保证。
目前来看,这些因素并未得到根本改观,而且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农产品价格都将呈刚性上涨趋势,我们必须逐步适应这种趋势,也就是说作为消费者,要慢慢适应食品价格的上涨,而作为政府,必须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抵消食品价格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
事实上,伴随劳动力、生产资料、运输费用等的涨价,农产品必须有合理的涨价空间,才能抵消生产成本的攀升,保护农民种植的积极性。
比如,2010年我国28种蔬菜加权均价为每斤2.11元,比上年涨0.22元,涨幅为11.4%。但同时,蔬菜生产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上涨10%左右,农业生产季节性雇工费用平均上涨20%—30%,农机作业费、土地流转租金均上涨20%以上,预计总生产成本上涨15%左右,折合下来,每斤成本上涨0.05元。
由于价格涨幅较大,菜农还是得到一些实惠,初步估算,2010年,菜价上涨使农民纯增收1516亿元左右,人均增收210元左右。
防范急升也要避免打压合理上升
记者:当前,CPI高企,通胀预期明显,社会对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有抵触情绪。
钱克明:应该看到食品支出在CPI结构中所占权重过大,同时,住房等大宗商品的权重不够,这样监测出来的CPI并不能完全反映真实的通胀状况。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农产品价格上涨与CPI的关系,既要防范农产品价格不合理的急剧上升,同时也要避免打压农产品价格的合理上升。
实际上,农产品价格的涨价,受影响较大的人群,主要是城市低收入者。2009年,全国城镇居民10%的最低收入户(约0.62亿人),平均每人食品消费性支出2294元。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0年1—11月份全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7.2%,全年预计上涨8%左右,将使这一群体人均消费支出增加184元左右,总支出增加114亿元左右。如果社会保障体系及时发挥作用,通过提高标准、发放补贴等方式,就能抵消涨价所带来的负担。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一些潜在的效益。据测算,2010年农产品价格上涨,使农民纯收入增加约2161亿元。按照我国农村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为0.7左右测算,也就是农村居民纯收入的70%左右用于消费支出,可直接拉动内需1513亿元左右,如考虑乘数效应,对扩大内需影响会更大。
让农民真正从涨价中获得实惠
记者:但如去年一些农产品那样的涨法,很难让人接受。
钱克明:去年农产品价格涨的幅度偏大,时机不太合适,正好是全社会通胀预期比较大的时候。所以,我一直提倡在保持价格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允许农产品价格逐步合理上升。实际上,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频繁出现,就像过山车一样。农产品价格在低谷时,农民肯定遭受损失,但价格长的过快、过猛,也让农民不得不承担一些隐性风险:一旦受价格刺激生产过多,产品积压滞销,他们又将成为最终的买单者。所以,在稳定的前提下合理上涨,这一点很重要。在此也要特别提醒广大农民朋友和经销商,对去年价格较高的产品,如大蒜、绿豆等,今年一定要理性安排生产经营,千万不能盲目扩大规模,以免遭受损失。
记者:农民的发言权还是太小了,怎样保证农民从涨价中获得实惠?
钱克明:对,当前农产品市场运转中很突出的问题,就是市场主体发育不平衡,农民议价能力低。目前正在农村蓬勃发展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力地提升了农民的组织化水平,可以更多承担起这个功能。
应该利用政策措施,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产品直接进入批发市场,鼓励发展农超对接等营销模式,从而有效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同时要引导加工流通等龙头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相结合,建立稳定的生产基地,与农民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的共同体。
此外,对鲜活农产品,政府也要改变过度市场化的倾向,加大对批发市场、产地冷处理等流通基础设施的投资。
与生产成本和低保水平形成联动
记者:在您看来,农产品价格怎样涨才算合理?
钱克明:根据我们的测算,农产品价格每年涨10%是正常的。今后政府最终建立起一种双联动的价格形成机制:即农产品价格与农业生产成本以及城乡低保水平形成联动,形成一个动态的平衡。我们的调控政策也应更具灵活性,能够针对不同品种制定不同的调控和支持政策:保持粮食类基础性产品价格相对稳定,减少大豆等贸易依存度高的产品价格大起大落,同时积极探索鲜活农产品的有效调控办法。
另外,要避免躁动资金的非理性炒作,导致价格虚高。应加强对农产品期货市场和其他各类远期合同市场的监管,遏制过度投机和炒作行为,保持农产品供求和市场价格的基本稳定。
当然,最根本的措施是要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增加供给。因此,政策调控的着力点要放在调动和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以及防止非农产品价格上涨向农产品传导等方面。
农业生产是提高 保障水平的根本途径
记者:全球食品危机背景下,我们如何确保安全?
钱克明:从当前的某些迹象看,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供给和保障水平仍不容乐观。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步伐,增强粮食生产能力。
这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作,包括毫不动摇地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的高产稳产农田,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农田水利建设的新机制;以种业为重点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整合我国种业科研推广力量,打造我国自己的航母级种业企业等等。
同时,实施好新一轮“菜篮子”工程也至关重要。政府应加大投资支持力度,推动“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生产园区建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和疫病风险能力;利用贴息政策,带动银行资金支持批发市场改造升级和产品冷藏保鲜设施建设,提高产后物流能力;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提高“菜篮子”产品生产与营销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市场竞争力;对跨区域收购运销批发业务,视同农民自产自销,减免税负,搞活大市场、大流通;提高“菜篮子”产品生产用地征占补偿水平,加强城市郊区生产用地保护,稳定现有菜田和养殖区域;建立重要产品生产和供应平衡调节机制,完善调控保障体系,提高政府调控市场能力。(记者 刘维涛)
参与互动(0) | 【编辑:朱鹏英】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