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日起,广州市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由1100元/月调整为1300元/月,上调幅度近20%之多,而上一次上调就在不到一年前。由此可见,一方面广州市政府正在想方设法降低民众尤其是低收入群体的通胀压力,另一方面也从某种程度说明通胀形势之严峻。近来,包括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在内,政府为缓解通胀压力出台不少措施,前几天,本报大幅报道的“平价”商店就受到民众的热烈欢迎。
正如广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保局发言人所说,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高低收入劳动者收入水平的精神。的确,在民生压力下,政府此举令人欣慰。从现实来看,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之后,大多数劳动者都会从中获益;但我们要注意的是,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并非皆大欢喜的事情。首先是企业,可能大部分企业受最低工资标准的影响并不大,但肯定有部分企业的雇佣成本本来就相对很高,现在可能因为最低工资标准提高而雇不起人;其次受损的是少部分劳动者,如残疾人、老年人,他们可能市场价格只值1000元,但最低工资提高了他们的劳动价格,企业宁可雇佣更好的劳动力也不愿多花钱雇佣他们,他们反而会因为最低工资标准提高而失业。
任何干扰自由市场的政府行为都有利有弊,这是政府干预劳动力价格的必然结果。但在严峻的民生形势和经济形势面前,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仍有合理性。从民生角度来说,通胀倒逼工资提高,否则可能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从经济角度来说,“用工荒”已经超出沿海地区蔓延至全国。正因此,这段时间以来,不独广州调高最低工资标准,北京、上海、山东等地都已宣布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新一轮工资性收入增长预期增强。对于广东尤其是珠三角来说,“用工荒”更是严重,现在春节已过,珠三角地区不少工厂仍然缺少大量工人。面对这样的经济形势,调高最低工资标准本来可能对某些企业和劳动者造成损害,现在却有可能变成对珠三角的转型升级有好处。原因在于,劳动力价格能够反映产业价值,纽约的劳动力价格平均水平肯定远远高于中国山区一个县城的劳动力价格水平,这是因为纽约的金融产业更高端,劳动力价格更高。珠三角的企业如果能够不在乎是否提高最低工资标准,表明企业本身已经处于产业链相对高端。相反,那些最容易受损的企业往往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如果通过此举淘汰这部分企业,恰恰是一种倒逼型的“腾笼”。
我们不排除调高最低工资标准也可能将一些有潜力的刚处于创业初期的企业淘汰,但整体利害上说仍然相对有好处。当然,我们鼓吹提高最低工资可能带来的好处还需建立在一个前提下,即政府同样要有所作为。现在政府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相对是把压力转移给企业,因为那些多付的工资并非要政府承担。但加大企业压力对经济转型来说并非好事情,如果一定要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话,可以由政府来负担其中一部分带给企业的压力,比如可以通过财政补贴企业。这几年我们常讲要改变收入分配结构,怎么改变,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就是一个办法,但是政府也应该要分担一部分,不要把压力全部丢给企业。
南方日报评论员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