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粮食可能成“白金” 谨防新变数冲击国内粮价(3)

2011年03月11日 09:08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建议

  多项措施调动种粮积极性

  “针对当前粮食生产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核心在于调动各方面特别是农民的积极性。”全国政协常委、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司长钱克明认为。

  事实上,调动积极性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农民获得较高的种粮收益。黄德钧认为,国家粮食政策的一个很重要目的,就是解决农民增收的问题。尽管国家对粮食种植的补贴逐步加大,但种粮的比较收益还是比较低,农民种粮积极性需要进一步调动。而粮食价格上涨才能维护种粮大县、种粮大户的积极性。

  作为黑龙江的一名种粮大户,老单对记者说,农民种粮不是为了自给自足,而是为了挣钱,必定要考虑利益最大化。“但现在的农民还是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面对市场的汪洋大海,就像是一个小舟。很多农民只管自己的生产,不顾市场,只能被动地接受市场价格。”

  王玉佩认为,在农产品价格由市场供需决定的过程中,在某种程度上,农民已经处于信息获取相对弱势的地位。如果再引入资本炒作的话,农产品价格将由炒作各方决定,农民更加处于信息缺失的地位,必然使得农民整体上成为利益受损者。

  由于有粮价上涨的预期,不少农民开始选择“惜售”,以卖出更好的价钱。黄德钧认为,藏粮于企业可能造成囤积居奇、炒作,像这几年的大蒜、绿豆等小品种都属于恶性炒作,价格产生波动,获利的不是农民,而在流通环节。而农民惜售是正常的市场反应,这是“藏粮于民”,也就是“藏富于民”。

  陈锡文建议,惜售不一定就能赚钱,一旦市场发生了什么变化,可能赔得更多。应该更多地向农民传播现代市场经济知识,比如怎么提高谈判地位。要告诉农民市场是有风险的,怎么知道市场行情,甚至于美国的市场变化都应该了解。

  老单说他对农产品期货感兴趣,但这对于农民来说还是新鲜事物,如果不弄清楚就进入市场,风险会更大,希望政府对农民进行引导教育,另外培育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社来帮助农民参与期货市场。

  黄德钧认为,除了“藏粮于民”,政府还应该通过更多措施保障农民的收益,包括财政转移支付、水利建设、农业技术支持、优良种子推广等。特别是对于地方财政比较薄弱的粮食产区,应当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调动种粮积极性。

  记者 白田田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