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资“出海”束缚仍多
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29个国家和地区的3125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59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国有企业的投资。对此,两会的政协委员们表示,民营企业海外投资之路仍存诸多束缚,走出国门任重道远。
一是我国境外投资审批程序较为繁琐,民营企业“出海”门槛相对较高。尽管近年来经过多次调整,国家已允许民营企业对外投资,并且给予了一些鼓励和扶持的政策。尤其是今年开始允许企业进行人民币境外结算,让民间资本看到了加快海外投资的希望。但相关审批层次过多、审批内容过细,特别是与国有企业和央企相比,民营企业享受相关政策优惠的门槛过高,在融资上也很难得到政府相关资金和政策的扶持,这些都直接影响了民营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
“国家现在很重视民营企业海外投资,但是在过去很长时间里形成的法规体系,对企业海外投资还是存在诸多限制。比如虽然现在允许企业可以直接用人民币在境外投资结算,但换汇审批需要的时间还是很长,这些方面的支持力度以及便利化程度都还没有跟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汪建熙如是表示。
二是外部投资环境建设不能适应目前形势发展的需要。我国虽然已与一百多个国家(地区)签署了双边投资保护协定,但大多数都是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基于当时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状况签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吸引外资,为外商投资提供优惠政策,而对我国“走出去”投资企业的保护内容涉及较少。
三是人民币国际化尚未成熟,民营企业海外投资将面临较大汇率风险。人民币跨境贸易刚刚起步,虽增速可观,但数额并不大,涉及的国家和地区也相对有限。2010年银行累计办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仅5063亿元,与当年贸易总额2.97万亿美元相去甚远。此外,一项1月24日发布的针对385家海外采购商的调查显示,仅17%的受访采购商表示已用人民币与中国出口商交易。这就使汇率波动成为民营企业境外投资的最大风险。“有研究表明,汇率变动增加了境外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对中国境外投资业绩的总体影响是负面的。”张小济说。
四是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等仍然不足。全国政协委员、联想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元庆说,“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虽然联想今天也算是一个跨国的企业了,我们两百多亿的产值一半以上在海外,但是实际上,要以品牌的知名度,尤其是美誉度来看的话,和那些顶尖的国际品牌还有很大的差距,我们还要进一步地加强品牌建设力度。”
此外,对国外当地法律、政治制度的认知缺失,缺乏国际性的管理人才和管理方式以及政治风险等都是制约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的因素。
多措并举助企业破解困境
第一,加强企业在海外投资时的信贷支持力度。“民营企业在走向海外市场的时候,国家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在海外对他们做买方信贷方面的支持,我认为还应该加强。一些发达国家在利用对外援助和国家银行帮助他们的企业打开别国市场的时候,大面积使用了金融工具,而我们国家已经有这样做的例子,但是还应该更大范围地铺开。”全国政协委员、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志列认为。
第二,利用外汇储备支持企业“走出去”。全国工商联建议,国家可以拿出部分外汇储备存在商业银行或政策性银行,由国家外汇管理局与银行签订专项外汇存款协议,银行保证回报率不低于美国联邦政府同期国债票面利率,银行对企业投资进行评估,并直接贷外汇给企业用于对外投资。这样,银行和企业都避开了汇率变化的风险,央行的外汇储备也能得到收益保证。既分散了外汇储备过于集中的风险压力,扩宽了外汇储备的投资渠道,同时也支持了企业的对外投资。
第三,积极探索国、民合作新模式。目前,中国资本在国际并购领域越来越活跃,“十二五”期间将有更多的中国资本“走出去”,无论是对国有资本还是民间资本,这都是一个空间巨大的增量领域,更需要双方携手合作。吉利汽车以1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瑞典最大工业企业沃尔沃,是我国民营企业迄今为止金额最大的海外并购,也是不同资本发挥比较优势、合作出海的成功案例。
第四,民营企业进军国际市场也要“练好内功”。著名民营企业家严介和曾表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首先需要练好内功,加强与国际的沟通交流。严介和认为,民营企业“练内功”不仅指在基础管理、经营能力、管理能力、团队打造方面的努力,关键还要懂经济运作的规律,熟悉国内外相关行业的规则。
作者:赵传奇 牛晓民 刘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