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汇事件冲击是局部和暂时的
■深度分析
影响 河南猪价应声下跌 一天跌2毛
作为中国最大的肉类企业,双汇使用含瘦肉精的猪肉无异于在业内引发了一个重磅炸弹。很多人开始将该事件与三鹿公司的三聚氰胺事件作对比,中国养猪业、肉类行业是否会因此引发连锁反应?
“‘双汇事件’对行业影响很大!今天我的电话一直响个不停,很多人都在问我这个事!”知名业内专家、搜猪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告诉南方日报记者,昨天河南猪价应声下跌,“降了2毛多一公斤,另外(生猪)流通量、收购量也出现了下降。还影响到了养殖户补栏的积极性,仔猪价格也在往下走。”
据冯永辉介绍,猪价自春节后开始走高,过去1-2周维持高位震荡,现在猪价在14.4元/公斤左右,猪粮比为7:1左右,盈利情况比较好。“但是一旦在全国范围内全行业内查检使用瘦肉精的话,那么行业将会产生地震式的影响!”
瘦肉精难道是养猪业的三聚氰胺?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恶劣影响从三鹿公司逐渐蔓延到其他乳制品企业,导致中国乳业遭受重挫。中国畜牧业协会副会长乔玉锋表示,肉制品企业不会重蹈覆辙,目前只是个别企业的问题,市场上的猪肉制品是可以放心购买的。
国金证券分析师谢刚表示,从事件本身的恶劣程度来说,瘦肉精的影响要小于三聚氰胺,三聚氰胺给人体特别是对儿童来说造成的危害是致命的,瘦肉精进入人体主要影响心脑血管,类似于一种兴奋剂,危害较小;另外猪肉是生活必需品,是刚性需求,奶粉是可选择性的,消费者可以不买奶粉,但是长时间不吃猪肉难度较大,如果没有后续事件发酵,双汇瘦肉精事件造成的冲击将是局部性和暂时性的。
判断 使用瘦肉精不太可能是集团行为
“使用瘦肉精算不上中国养猪行业的潜规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早在十几年前就有养猪者开始使用。”东方艾格分析师郭会勇认为。
据业内人士透露,瘦肉精最早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由南方的部分供港猪场为提高供港猪的售价而率先使用的。1998年春,香港发生瘦肉精中毒事件后,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于1998年5月份后开始在供港猪生产中禁用。
广东温氏公司副总裁黄松德也认为这并非行业的“潜规则”,实际情况没有那么严重“应该只是少部分的工厂在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我们公司从不使用瘦肉精,而且瘦肉精的检验也是很容易的。”
尽管农业部对双汇的调查结果尚未出来,但在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其他业内人士均一致认为,双汇如此大的一家企业,肯定很清楚使用瘦肉精的巨大风险。他们估计,这只是其中某个分厂或某个环节出了问题,不太可能是集团行为。
广东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副研究员胡友军认为,中国严令禁止使用瘦肉精,为了短期的效益铤而走险的情况是局部的,非常少的。出现问题的应该大多是少于100头的小猪场,大的肯定不会。经过了十多年的整治,一轮一轮的风雨,大的企业都明白其危害性。而且检测力度也在不断提升,瘦肉精并非是普遍使用的。
南方日报记者 黄应来
实习生 肖垚 熊汉玲
南方日报记者 欧志葵 实习生 熊汉玲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