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4日,在“金砖国家”的概念问世十载后,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和南非五个世界主要新兴经济体的领导人将相聚三亚,举行“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正式会晤。
专家指出,这是“金砖国家”峰会首次在中国举行,也是南非在2010年底成为 最 新 一 块“金砖”后,“金砖国家”首次举行峰会,此次峰会还将推进这一合作机制的固定化、常 态化,因此三亚峰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他们还认为,世界经济史在金砖国家带领下 , 已经掀开了一个新篇章,未来金砖国家有望在全球治理中获得更大话语权和影响力。
十年见证成长
■“金砖国家”正扮演着世界经济增长发动机的角色,世界经济增速因此提高了3.7到4.5个百分点。
“‘金砖国家’的发展对世界经济影响巨大,”十年前首次提出了“金砖国家”概念的美国高盛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在他位于伦敦的办公室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金砖国家’的经济基调就是这个时代的基调。”
从充满热带风情的三亚,回望“金砖国家”第一次峰会举办地俄罗斯乌拉尔山脉东麓的历史名城叶卡捷琳堡;从当下的2011年,回望十年前的2001年,“金砖国家”在推动国际社会应对危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改善全球经济治理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在许多人的记忆中,现代经济发展史上,金融危机似乎遵循一个固有的模式:发展中经济体陷入困境,发达经济体扮演救世主的角色。
不过,这一次却不同。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改写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而“金砖国家”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正是造就这一历史性变迁的根本原因。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大国经济在危机时刻的“逆流而上”,不仅推动了二十国集团成为世界经济新掌门,更让五国多边合作机制得到空前加强。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惊涛骇浪中,“金砖国家”是发挥稳定作用的压舱石;在世界经济艰难复苏时,“金砖国家”是推动增长的发动机;在全球谋划后危机时代格局时,“金砖国家”是新路径的积极探索者。对全世界来说,这是一块极具建设性的“金砖”。
在危机最严重时期,“金砖国家”等新兴经济体经济总体保持稳定,扮演了压舱石的稳定作用,有效弥补了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需求萎缩留下的缺口,对危机起到了极大的缓冲作用。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狂风暴雨过后,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世界经济逐步趋稳,并缓慢复苏。但发达经济体依然步履蹒跚,美国经济弱势复苏,失业率居高不下;欧元区开始陷入主权债务危机的漩涡中,不能自拔;而日本经济则依然处在长期以来的通缩阴影之下。
世界经济从危机中重新上路,缺乏传统上发达经济体的推动,还有谁可以担当发动机的重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开出的一张增长成绩单,对这一问题作出了很好的解释。得益于“金砖国家”等新兴经济体的强劲增长势头,世界经济在2009年遭遇二战结束以来最严重下滑之后,2010年增长5.0%,增速几乎接近危机爆发前的水平。其中,发达经济体仅增长3.0%,发展中经济体增长7.1%,而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和南非五个“金砖国家”的增长率分别为10.3%、9.7%、7.5%、3.7%和2.8%,几乎全部高于发达经济体的平均增速。
奥尼尔说,“金砖国家”正扮演着世界经济增长发动机的角色,得益于“金砖国家”经济较快增长,世界经济增速因此提高了3.7到4.5个百分点。
“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中,新兴经济体和其他发展中国家贡献了近60%的增长,它们的增长贡献大于发达国家,其中,‘金砖国家’的贡献就占了1/3,”联合国全球经济监测中心主任洪平凡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据估计,未来五年中,新兴经济体将为世界经济增长贡献56%,而“金砖国家”将至少占其中的40%。可以说,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已经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名副其实的发动机。
日前在北京举行的金砖国家智库会议上,部分专家提出,未来金砖国家有望成为与七国集团(G 7)共同进行全球治理的并行力量。上海社科院副院长黄仁伟认为,后危机时期,全球治理体系进入一个新阶段,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大国的崛起,使世界力量中心发生前所未有的转移,新兴大国开始与传统大国共同为全球治理设定议程。
互利共赢的“金砖”
■团结协作、互利共赢是“金砖国家”给予世界的启示,也是一条现实的合作之路。
曾经有人问奥尼尔,如果他当初没有提出“金砖国家”的概念,“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还会发展到今天这样吗?
“我猜如果没有我的干预,‘金砖国家’也会组成一个集团,”奥尼尔曾专门撰文解释说。
也许,这并非奥尼尔的谦逊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