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机制常态化
■每年举行一次峰会,“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正朝着固定化、常态化的方向迈出关键的一步。
有消息称,“金砖国家”领导人将在三亚宣布,今后每年举行一次峰会。这一宣言将进一步打消外界对于“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能否持久的疑虑,标志着“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朝着固定化、常态化的方向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吴海龙在近日举行的金砖国家智库会议上说,金砖国家已初步形成以领导人会晤为主渠道,以高级事务代表、外长、财长、央行行长、协调人、常驻多边机构使节等为辅助,以智库、工商界、发展银行等各领域务实合作为支撑的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框架。
“金砖国家”从概念问世,到合作机制发展,每一步都受到一些西方人士的质疑,但回顾“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外界看到,“金砖国家”的道路越走越宽广,步伐越走越坚定,已经没有回头的可能。
奥尼尔至今仍记得,2001年他的经济分析团队首次提出“金砖国家”的概念时,外界反应褒贬不一。
当时,中国、巴西、俄罗斯和印度四个新兴经济体,经济状况千差万别。巴西刚刚又经历了一场金融危机,俄罗斯仍在苏联解体后的转型中苦苦探索。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但两国的经济结构大相径庭,一个以制造业见长,一个以服务外包业闻名。
奥尼尔等人最初提出“金砖国家”的概念时,很多人都认为,这不过是一贯喜欢创造各种新奇概念的投行,为了吸引客户而一时的“哗众取宠”之举。
但过去十年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发展,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也同时证明了奥尼尔当初的远见。
从2006年开始“金砖国家”外长举行会晤。此后,财政部长和中央银行行长也经常见面。2008年日本洞爷湖西方八国集团峰会上,“金砖四国”的元首首次举行非正式会晤。
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迅速拉近了“金砖国家”之间的距离,成为推动“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加速发展的催化剂。危机中,“金砖国家”发现:肇始于发达国家的金融危机正对它们带来了共同挑战,也为它们之间扩大互利合作提供了难得机遇。
当“金砖国家”把目光投向世界时,它们在稳定世界经济和金融形势、推动国际金融机构改革等一系列关键问题上持有相同或相似的立场;当它们把目光对准彼此时,它们发现了相互的比较优势,并认识到通过互利共赢的合作,可以更好地推动自身的发展……
2009年6月16日,“金砖国家”领导人首次正式会晤在叶卡捷琳堡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与其他三国领导人发表的《联合声明》,阐述了四国对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等重大问题的共同看法,表达了四国加强各领域合作的愿望。
2010年4月16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二次正式会晤在巴西利亚举行。胡锦涛在会上发表了《合作 开放 互利 共赢》的重要讲话,四国领导人再次发表联合声明,就世界经济形势、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等问题,阐述了“金砖国家”的看法和立场,并商定推动“金砖国家”进一步加强合作与协调的具体措施。
近年来,除了首脑峰会、部长级会议外,“金砖国家”之间的合作机制蓬勃发展,目前已经发展起了多层次的对话、沟通机制,包括开发银行、合作社和智库等之间的交流、合作等。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关贵海表示,目前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化已初步成型,从长远看,该合作机制发展与创新的潜力很大。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战略研究室副主任陈须隆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金砖国家的合作机制可以借鉴八国集团(G 8)模式和经合组织(O EC D )模式。一方面,有必要借鉴O E C D模式积极构建经济合作与发展机制,其中包括创设秘书处、委员会、工作组和专家组,主要负责处理经济合作事务。另一方面,鉴于金砖国家的共同政治属性和意愿,已通过峰会等协调国际立场,发出共同声音,也有必要借鉴G 8模式,走扩大与外延之路,适时扩员和增加议程,并重视发展对外“伙伴关系”。
□记者 明金维 肖莹莹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