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这种可以防止辐射的金属也成为宠儿。有人一本正经地提醒大家:你可以拿家里含铅的东西来抵挡辐射。例如,含铅的化妆品涂在身上。把铁罐头(一般都含铅)堆在东边,朝日本方向,然后自己蹲在西边(千万别搞错方向了)。
当然,这个好心人并没忘记提醒大家,“千万别指望铅笔,铅笔不含铅。”
另一条消息的信息源是著名的英国广播公司(BBC),“日本政府证实,(核辐射)已开始蔓延至亚洲区域国家,预期下午4点抵达菲律宾,建议人们在接下来24小时尽量不要外出,穿长袖衣物,保护身体免受辐射攻击,尤其是颈项部位最容易受害。”
尽管事实上,菲律宾卫生部很快辟谣,证明这只是一个假消息,在BBC网站上也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新闻。但李大光发现,绝望的人们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前所未有的灾难”。有人决定“穿上白色衣服防辐射”,毕竟,电视里这可是防护服的经典色。
“你知道,在每一次大恐慌中,人们并不是有意造谣。他们只是凭着自己粗浅的知识进行猜测,结果就发起了一个又一个的谣言。”李大光说,“这一切,不是和非典时期人们抢醋和板蓝根很相似吗?”
人们的恐惧更多是来自信息的不透明
不过,在李大光看来,每一次危机或许都是研究机构和媒体向公众进行科普的好机会。
位于北京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眼下有一条异常活跃的电话线路。在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工作人员张静每天能接到几百个有关核辐射的问询电话。电话那一端,往往是些忧心忡忡的民众,他们关心碘化钾含片的服用方法,试图分辨电磁辐射和电离辐射的不同之处。
恐慌似乎正在慢慢平复,但4月4日的一则新闻再次向这片浑水里投入了重磅炸弹:东京电力公司4日宣布,从当天19时开始,工作人员将福岛第一核电站废弃物集中处理设施内低放射性污水排入海中,以便腾出空间处理部分机组内的高放射性积水。
张静甚至记得,他们曾经接到过一个来自美国的越洋电话。听起来,这个已经在美国生活多年的中国人焦虑极了,“听说核辐射会通过洋流污染美国,我们是不是需要撤离到更远的地方去?”
网友们开始自发地研究洋流走向,高中地理书本中的洋流分布图反复出现。在苹果iPhone产品的应用软件商店里,一款名为“辐射速查”的软件也迅速地上升到下载榜单的亚军位置。
李大光相信,这一次人们的恐惧更多来自“信息的不透明”,如果日本方面不准确地公布自己的信息,“就算是物理学家也会感到恐慌”。因此,他一再强调,这场举国恐慌绝不能仅仅归咎于科学素养问题,毕竟当一个人面临灾难时,“即便只给他一根稻草,他也会死死抓住的。”
眼下,距离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已经过去将近一个月,可恐慌并未随时间散去。一个刚刚从日本福岛采访结束回到北京的记者,按例去医院进行放射线检查。当他和一个工作人员聊起,自己刚从日本回来,曾经距离辐射区只有22公里时,工作人员“一下弹出去好远,落下一句‘哎呀妈呀’就不见人影了。”
对于无辜的菠菜和菜农来说,噩梦恐怕才刚刚开始。尽管有人认为“这点辐射还比不上放一个屁”,但现实是,这种过去受宠的蔬菜正在一个劲儿地降价。
不过,曾经“极度关心却无从得知中国核电厂分布图”的李大光发现,核泄漏事件后不久,核电厂分布图已经迅速地在网上公布。他笑着说,“这一次,毕竟并不全是坏消息。”
记者 赵涵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