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政府应调整“消费者本位”观
在以往的菜价问题上,地方政府长期存在着“消费者本位”观念,即供应不足狠抓生产、价格上涨平抑菜价。而对于进行蔬菜生产的农民群体一直没有给予和城市消费者般平等的对待。
手心手背都是肉
菜价一头连着市民,一头连着农民。一些地方倾向于平抑消费价格,却没能在菜价低迷时及时出台措施保护菜农利润。农民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缺少议价权,一轮又一轮的平抑物价措施,从菜摊经过层层中间环节上溯到田头,菜农成为受伤者。若没有长效、均衡的措施,菜价暴涨暴跌恐怕难以避免。
为了保障市民在遭遇雪灾等异常天气时有菜吃,济南市在十二五期间,将发展50万亩保供菜田,其中包括20万亩应急菜田。然而对保供菜田,菜农也有很多话要说。历城区的菜农马光杰说:“如果我们的地规划为保供菜田,我们希望在关键时期,能往市区送菜,保障供应,在日常蔬菜大量上市时间呢?或者是蔬菜价格大跌卖不出去的时间呢?政府也应该保障我们能把菜卖出去。不能只保障城里居民吃菜,不保障我们的利益啊!”
呼唤“蔬菜保险”
2008年10月份,济南蔬菜应急保供储备机制正式启动,共确定了16个蔬菜保供基地、3家蔬菜保供市场和2家蔬菜储备单位。“蔬菜储备制度”思路来源于“国家储备粮制度”,山东农业大学的相关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认为,可以把“保护价”这一概念从储备粮收购政策中引进到“蔬菜储备制度”中,对菜农的蔬菜也实行“最低保护价”,这样“蔬菜储备制度”将会有效防止“菜贱伤农”。
“现在小麦、玉米都有补贴,也就是农业保险,唯独蔬菜这一块还是空白。”山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侯丽霞告诉记者,“我觉得,为了保障菜农的利益,菜田也该有保险。”其实,这种“蔬菜保险”今年已经破题。今年1月,上海安信农保公司在国内率先推出 “冬淡青菜成本价格保险”产品,在国内率先探索以市场保险办法解决“菜贱伤农”。
一个菜农的自杀,是悲剧的个案。面对丰收的田地,菜农苦涩的脸就是国家的无奈。周期性的菜贱伤农是一个一直徘徊在不远处老问题,我们不能看着这个问题“长命百岁”,不让老问题“老”下去的办法就是找到对策、马上行动。(半月谈网 梁恒)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