劣币驱逐良币 食品积弊不能全怪商人无德
市场经济既是“诚信经济”,也是“法治经济”。我们可以提倡企业流淌道德血液,却必须正视企业逐利的现实;我们可以提倡企业的道德自律,却并不能把“宝”全部压在良心上面。
早在上个世纪马克思就说过:“一旦有适当的机会,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
马克思所讲的就是资本自有的逐利本能,食品行业同样逃脱不了。当市场经济兴起之时,资本的本能就开始发挥强大作用。用各种有毒物质“炮制”出来的食物,通过鲜亮的外表、提前上市或高产等多种形式,获得高额回报,挤压正常生产食品的市场空间,继而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直到有一天,市场上所有正常生产食品的企业全部倒闭,“良币”退出市场,所有的企业都“造假制毒”。
从这个层面上看,要想在市场上生存下去造假也是“被迫而为”。此前就有制假者接受采访时表示,“不这样做赚不到钱,因为大家都这么做。”
南方日报的评论说,因此,食品的积弊不能全怪商人无道德。只要存在无风险获得高额回报的空间,毒食品就必然不绝。最近几年集中爆发的食品安全问题,就是在市场经济背景下,资本开始发挥效力,而此时法律和监管没有跟上,生产不安全食品可以无风险获利,才使得“不安全食品”驱逐“绿色食品”,整个市场为食品的“劣币”所占领。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