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素叠加涨价
对于中药材涨价来说,供应量减少只是其中一个助推因素。当供应量不断下降遇到需求量日益增加,价格上涨的势头就显得格外凶猛。
除了国内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外,国外市场对我国中药材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周洵介绍,近年来一些跨国制药企业越来越青睐我国中药材,通过进行植物提取生产植提药。
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中药部提供的数据显示,随着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市场开始回暖,今年一季度我国植物提取物出口额达2.7亿美元,同比增加53.4%,占中药商品出口额的48.4%,植物提取物占中药产品出口的比重逐渐加大。今年一季度,以德国、西班牙、英国为主的欧盟国家进口我国植物提取物增幅接近或者超过100%。
周洵表示,近年物流成本的上涨也是中药材涨价的重要因素。
和一般农产品不同,中药材的产地相对集中,和市场的距离较远,运输线路长。因此,和粮食、蔬菜等农产品相比,中药材价格对物流成本的上涨更加敏感。
炒作似乎成为近年商品价格上涨的“惯犯”。对于部分品种的药材,炒作情况的确存在。
记者以采购三七为由拨通了一些亳州药材市场商户的电话,从中了解到,在收获期前后,一旦三七主产地云南文山出现异常天气,第二天就会有很多商贩到市场上来大量采购囤货,这是药材市场中的正常现象。
“但是,不能因为某些中药材由于炒作因素产生价格波动就认定近两年中药材价格的普遍上涨是由炒作导致的。”周洵说,国内中药材交易量非常大,把市场整体价格炒高几乎是不可能的。
产业隐忧颇多
中药材涨价给产业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药农种药积极性提高。
一些分析人士经过考察发现,部分药材主产区的一些农户有扩大药材种植面积的倾向。周洵也承认,药农都是趋利的,现在多数常用药都在扩种。
近两年的行情让药农看好中药材市场,但是种植面积的增加在短期内并无法增加药农的收入,更无法缓和供需矛盾。等到这些扩种的药材集中上市的年份,供给量猛增对市场价格又形成了打压。因此,对于药农来说,风险很大。
此外,药材价格上涨和国家药品指导价从两个方面打压了制药企业的利润,一些企业从去年开始就已经被迫停止加工太子参等价格涨幅巨大的药材,而也有一些企业由于成本重压,不得不降低采购标准,使得原有药效大大减弱,更有甚者还以次充好,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命健康。
作者:焉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