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生产稳定必须推进规模养殖
我省目前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达62%,生产形势好于全国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张玉田的猪场正在进行改扩建。他说:“猪场要走向现代化,必须扩大规模,实现科学管理。 ”
记者了解到,我省生猪标准化养殖规模和养殖水平都位居全国前列,而且也未出现较大的疫情,可以说目前生猪生产形势要好于全国平均水平。
据省畜牧局统计,目前我省存栏1000头猪以上的养殖场有4300多个,存栏5万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有100多个。
我省生猪规模养殖的比重已经达到62%。 “这个比例,有利于稳定我省的生猪产能,也有利于稳定市场供给,防止生产大起大落。 ”庄文发说。
我省是全国的畜牧业大省之一,是全国重要的畜产品供给基地。 2008年以来,在全国率先组织实施了以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和畜产品加工业建设工程为载体的现代畜牧业推进计划,使我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和产业化发展水平走在了全国前列。
据介绍,目前我省的生猪生产除满足省内需要外,每年还有40%左右调出省外,去年共调出1080万头生猪,今年截至5月31日,出省生猪530多万头,同比增长了7.4%。仅绥中县就外调生猪35万余头,同比增长9.1%,特别是4月9日以来,绥中县日均外调生猪2451头,比4月9日前日均增加近500头。
庄文发说,今后我省还将大力推进规模养殖。他认为,规模养殖是保证生产稳定、均衡供应的有效途径。散户受市场波动的影响比较大,一些中小养殖户看市场的眼光不够长远,价格高就扩大养殖规模,价格低便缩减养殖规模,这种盲目的扩张或缩减很容易造成价格暴涨后的暴跌。而规模养殖就降低了这种盲目性,可以做到按月、周均衡生产,保证生猪像流水线一样正常出栏,这对稳定生猪生产、保证市场供应起到了积极作用。
衡量生猪生产水平和后续生产能力的还有一个重要指标,那就是看母猪数量占猪群的比例。据统计,目前在我省1460万头存栏生猪中,能繁母猪数量为190万头,占生猪存栏量的13%,高于10%至12%的正常水平,这说明我省在生猪后续生产能力上是没有问题的。
作好监测预警努力规避市场风险
引导养殖户科学调整生产规模和结构
记者采访了解到,为了密切跟踪生产和市场变化,加强形势研判,最近这段时间,省畜牧局监测预警中心的工作人员一直非常忙碌。 “近一段时间,数据统计和形势分析已经由一周报一次变成了一周报两次。 ”6月17日,该中心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
全省各村的防疫员在负责防疫工作外,又增添了一项工作内容:统计村里生猪存栏及出栏数量。
通过这些监测预警工作,及时发布信息,以达到引导养殖户科学调整生产规模和结构、规避市场风险、促进生猪生产稳定发展的目的。
据了解,针对当前的猪价形势,农业部已下发文件,强调采取6项措施进一步稳定生猪生产发展,保障市场有效供给。这些措施包括尽快落实生猪调出大县奖励及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和生猪良种补贴项目;深入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继续加强生猪规模养殖场基础设施改造,改善设施装备水平,进一步提高规模养殖比重;继续开展生猪生产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强化技术培训与现场指导,遴选生猪典型示范场;指导养殖场户改进饲养管理技术,提高生猪生产水平等。
-延伸阅读
我省17个生猪调出大县获国家奖励资金
为了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2007年国家出台了 《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管理办法》。生猪调出大县的入围标准为:年均生猪出栏量在60万头至80万头之间,且人均出栏量大于1头的县。
我省目前共有17个生猪调出大县,分别是普兰店市、昌图县、黑山县、凌海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新民市、北镇市、辽中县、义县、绥中县、开原市、庄河市、彰武县、康平县、法库县、台安县、北票市。
对生猪调出大县,国家给予奖励资金,专项用于发展生猪生产,包括规模化生猪养殖户(场)猪舍改造、良种引进和粪污处理方面的支出,生猪养殖大户购买种公猪、母猪、仔猪和饲料等的贷款贴息,防疫服务费用支出等。(记者徐晓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