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把成功和失败看成硬币的两面,而成功和失败比硬币复杂的是这两者很可能会相互转化。
“成功学”这些年红得发紫,被许多人捧到了天上,而“失败学”却鲜有人提及。笔者最近拜读日本失败学会创始人、畑村创造工学研究所所长畑村洋太郎的新作《从“失败学”的角度看核电站事故》,深切感受到畑村先生的不少高见可以引用于股市投资领域,对投资人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很有帮助。
畑村先生的失败学理论之一是,通常情况下,人们会对大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再落实到具体小事上,即“顺推演”。但这种思考方式难免会有疏漏。补救解决之道是进行“逆推演”,即事先设想“事故可能发生”,并从起点开始设想如何防范,这样会将“顺推演”时预见不到的失败原因挖掘出来排除掉,换言之,不是从“顺利”的角度,而是从“不顺”的角度出发才会发现“意想不到”的情况。
看一下我们的沪深股市,之所以有很多人操作出现失误,发生了亏损和被套,原因其实是一样的,即投资人在买入前,没有进行“逆推演”,没有把所有可能出现的导致股价下跌的因素预料到、排除掉。换言之,就是投资人买入的不是跌无可跌、或跌到阶段性底部的股票。他们买入股票时,只想到了会上涨,而没有想到会下跌。
3.11日本特大地震海啸后,畑村先生走访了灾区,他发现许多人之所以能够幸免于难,在于听到警报后“立即逃生”,而许多人未能幸免于难的原因是没有“逃生”行为。所以畑村先生认为,一般人几乎都有这样的心理习惯,即对自己不希望发生的事不予认真考虑,而这往往正是导致事态无可挽回的原因。畑村先生还指出了一种人类记忆力衰减现象,说人们对大事故的记忆30年后就会消失殆尽,组织则仅能保持50年,而过了300年,有关记忆则基本消逝。畑村先生由此指出,“人类有一种不愿正视自己不想看到的事情的倾向”。这种“倾向”在我们的沪深股市也很明显,6月份行情低迷,成交地量频现,许多股民干脆不上班了,许多股民也不敢打F12键看自己的股票盈亏情况了———因为惨不忍睹。那么这种倾向好不好呢?显然不好,因为机会也是跌出来的,因为跌与涨都一样,不会永远跌,也不会永远涨,跌久了、跌透了,总会出现反弹行情。这时候如果罢工不看盘,既会错过抄底的机会,也会错过趁反弹减仓的机会。“逃避”显然不是一个成熟的投资人所应有的心态。投资人显然应该重温鲁迅先生的名言“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在利空出现时,不逃避,敢于应对,善于亮剑,甚而化利空为利多,化风险为机会。华尔街有句格言:有变化就会有机会。对股市行家来说,不管是好的变化,还是坏的变化,都可以成为投资制胜的机会。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灾害、事故和风险是我们这个世界的组成部分和题中之意,它绝不因人们的漠视、回避和抱怨而消失遁形,而我们的资本金融证券市场在相当的程度上是这种灾害、事故和风险的防范、化解和对冲机制,我们理应善加利用这个机制。
□胡蝶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