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翻天覆地60年

2011年07月21日 09:58 来源:央视网-经济半小时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主编:庄严 编导:王星灿 摄像:张小明

  昨天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众2万多人欢聚在布达拉宫广场,热烈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西藏封建农奴翻身得解放,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并逐步呈现出文明、和谐的的发展前景。从今天开始,我们用两天的时间为您讲述西藏和平解放60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这些成就背后一幕幕感人的故事。

  又是一个七月的清晨,樟木镇在雾蔼中醒来。101岁的次仁曲珍老阿妈像往常一样,在自家的院子里升起了五星红旗。在这片绿树成荫的山坡上,老阿妈的红旗已经飘扬了46个年头。就在这个小山村,老阿妈经历了苦难的童年和青年时代,那时老阿妈和95%的藏族人民一样有着共同的身份:农奴,

  次仁曲珍 西藏自治区檀木镇夏尔巴村村长

  次仁曲珍:吃不饱就是睡不暖就是这样的,房子住的也不好,就是跟那个牛和马一样一起睡到那儿,不好过日子反正当牛当马,

  当人类历史的车轮前行到20世纪中叶,封建农奴制的西藏已是现代文明世界中残存的中世纪孤岛,政治黑暗,经济凋敝、文化落后、民生困苦,令人触目惊心。按照旧西藏的世俗法典规定,西藏社会被分为三等九级, 官家、贵族、上层僧侣三大领主虽然只占总人口5%,但几乎占有了西藏所有的土地、草场、山林和牲畜,而占人口95%以上的农奴和奴隶却几乎一无所有。

  格勒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

  格勒:旧西藏95%的人口是农奴,农奴阶级也分很多等级。第一个人数比较多的等级,藏语叫“差巴”,就是支差的人,他们租领主的地自己种,同时还要为领主支差。比差巴地位低的农奴等级叫堆穷,堆穷就是小户的意思,他也有一定的地但是很少。堆穷下面还有一部分人,数量不是很大,大概占总人口的5%,他们自己一无所有,终身为贵族、领主劳动,没有任何人身自由,包括婚姻自由,这部分人叫“朗生”。

  坐落在西藏江孜的帕拉庄园,是旧西藏五大王族后裔帕觉拉康家族的产业之一。这个家族拥有33个类似帕拉庄园的农牧业庄园,还有10000多亩农田,7000多头牲畜、役使农奴3000多人。当年帕拉庄园所在的班觉伦布村有40多户人家,200多人口,其中70%是帕拉庄园的农奴。帕拉庄园有大大小小的房间82间,总面积5000多平米,高楼的对面就是朗生的院子。

  米玛顿珠 原帕拉庄园的朗生

  米玛顿珠:这些屋子是以前帕拉庄园家奴住的,这间屋子是我住的,里面住着我、妻子和孩子三个人,吃穿都在里面,生活非常艰苦。

  当年,米玛顿珠和家人就睡在一个坚硬的土坯台上,房子的空间还不足3平方米。当时这个院子住着14户朗生共60多口人,他们分别从事织氆氇、织卡垫、喂马、酿酒、裁缝等劳动。农奴几乎没有任何生产资料,被领主当作私有财产随意支配、甚至用于赌博、抵债、赠送、转让和买卖。领种土地的农奴必须交地租,还要承担很多沉重的徭役。旧西藏有一句谚语说:苛税像牛毛,从生缴到死。小农奴要缴娃娃税、长大了要交人头税,想去当喇嘛要交进庙税,被送进监狱要交入狱税,甚至连农奴死后家人还得去交收尸税。农奴辛辛苦苦一年下来大多数劳动成果都被剥夺了,许多租地种的农奴生活难地为继,只能靠拾牛粪去卖来维持半饥半饱的生活。还有些人家每年有好几个月每年以野菜为食,在这样的压榨下,所有的农奴都欠债,这样的债越欠越多,祖祖辈辈都还不清。

  不堪重负的农奴被迫逃荒要饭,无数的人倒毙在路旁,拉萨、日喀则的城镇中到处可以看到要饭的老人、妇女和儿童。西藏和平解放前不到三万人口的拉萨竟然有四五千个乞丐。当年年青的《西藏日报》记者阿多就记录下了这样一条乞丐街。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