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多《西藏日报》记者
阿多:白天这里见不到什么人,就是残疾人,瞎子其它的以外见不到人,都会要饭去了,晚上回来以后,就在这个地方。这个面积比较大,后面有好多空厂子,垃圾场、垃圾堆,什么多得很
记者:这一条街现在就主要是商业的对吧?
阿多:商业,下边全是商业。变化是很大的。
张庆黎 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
张庆黎:51年和59年和西藏就是这个状况。
记者:我知道这两张照片是在书记的家里,今天早上他特别从家里把这两幅照片带过来了。同样的角度,这是差不多是60年的变迁,大家可以仔细地从这个对比一下,同样的角度,您为什么会把这两幅照片挂在您的家里呢?
张庆黎:不要忘了旧西藏的那黑暗,那种残酷,比如就比中世纪还残酷,还黑暗,翻天覆地。你看现在老百姓祥和的生活,那个鸽子,花园,过去老百姓没有资格,到广场,好地方没有资格去。
张庆黎:你好了,你好了,几岁了,我抱抱,行吗?这么好,这么重。
记者:叫什么名字?
张庆黎:男孩,女孩?
孩子母亲:男孩子。
记者:我们看到这里有一个旅行团,朋友们都在这里留影纪念。
张庆黎:哪里的?
旅游团:北京人。
张庆黎:我也是北京人。
记者:西藏美不美。
旅游团:美。
60年前,西藏是贵族领主的天下,农奴们为领主劳动,一无所有、甚至没有人身自由。现在的西藏山明水秀,雪域高原正发散出耀眼的光芒。这样巨大的变化是怎样一步步发生的呢?
时间倒回六十年前,1951年注定成为西藏历史发展的转折点,和平解放的阳光透过雪域高原厚重的阴霾。那一年,在林芝县扎西岗村,当时还在为领主支差的乔毕和村民们注意到,村庄里来了一群穿着绿衣服的陌生人。
乔毕 西藏自治区林芝县扎西岗村村民
乔毕:他们听不懂他们的语言,当时很害怕。
这群人被藏民们称为金珠玛米,他们在雪域高原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它穿透阴霾,为水深火热之中的藏族同胞们带来希望的阳光。
乔毕:解放军刚到这里来的时候,他们带了很多粮食、菜、罐头什么的,我们上山砍柴,把那种林子里的蘑菇,找解放军换大米,菜吃。那时候他们这里几乎都没有什么医院可以看病什么,也是因为解放军来了以后,给我们看病,打针,送药。
1959年民族改革的春雷响彻在雪域高原。这一年,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大会一致通过了《关于西藏全区进行民主改革的决议》。
车明怀 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研究室主任
车明怀:西藏的人民主改革大体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以“三反双减”为内容,即反叛乱、反乌拉差役、反人身奴役和减租减息,日喀则未叛乱地区实行的是“双反双减”;第二步就是分配土地,废除封建农奴主阶级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实行劳动人民也就是百万翻身农奴的个体所有制。
翻身农奴烧毁了农奴主剥削压迫农奴的各种契约,废除了高利贷,分到了土地,有的人在地里转了又转,看了又看,白天在地里劳作,晚上在地里睡觉,当年已经年近半百的次仁曲珍也终于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