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财经频道

美国债限危机易除 世界经济困境难解(2)

2011年08月15日 10:21 来源:半月谈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发达国家债务加重世界经济风险

  自1960年以来美国国会已经78次提高债务上限,平均每8个月提高一次。但本次风波正值全球经济处于金融危机缓慢复苏但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尚未完全化解的敏感时刻,因此受到全球广泛关注。

  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首要储备货币发行国,美国经济形势对全球经济影响巨大。而负债累累的美国能否保持持续的复苏势头仍然存在诸多变数。美国债务专家、彼得森世界经济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卡门 莱因哈特指出,当一国债务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超过90%后,该国经济将陷入增长迟滞。美国联邦政府的债务已逼近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00%。如果把美国各州和地方政府的债务以及受政府支持企业的债务加在一起,美国公共债务总额已达到GDP的124%,为历史最高水平。

  同时,美国政府财政赤字也已占到GDP的10%。此次债务上限提高说明美国在未来两年仍将维持高赤字,财政状况仍将恶化。按照本次达成的提高债务上限的规模推算,奥巴马四年任期积累的负债总额预计达6万亿美元,创历届美国总统之最。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直到2016年,美国的经济增速都将低于3%。

  得益于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美国政府一直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独享低廉融资成本,这助长了美国政府寅吃卯粮的财政习惯。过度消费以及由此引发的高负债和高赤字一直是美国经济的一大隐患。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使得美国政府的债务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其债务水平不仅没有下降,反而进一步扩张,经济刺激计划使私人部门负债进一步转入公共部门负债。提高债务上限虽然可以暂时消除美国政府的违约之虞,但以债养债的做法绝非长久之计,只会让问题日趋严重。

  同时,在大西洋彼岸的欧洲,一场历时一年半的主权债务危机仍在继续,并不断掀起新的波澜。

  作为全球两大主要经济体,美欧债务问题堪比两座火山,其集中爆发势必拖累全球经济复苏步伐。无论是美国出现债务违约或遭降级,还是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进一步升级,不仅会打击美欧经济复苏,进而传导给其他经济体,而且也容易引发新一轮动荡,直接冲击全球经济。

  分析人士指出,一旦美国发生债务违约或遭降级,美国国债收益率将飙升。由于美国国债收益率被视为市场无风险借贷成本的基准,因此这意味着整个市场借贷成本将上升。对美国政府、企业以及个人消费者来说,财务负担将大大加重,经济复苏将中断,甚至重新陷入衰退。

  与此同时,如果美国发生违约,将会引发全球范围的金融动荡,全球债市和股市均将出现巨大波动。此外,美元汇率大跌可能导致石油等以美元定价的大宗商品价格暴涨,进而给其他经济体造成较大输入性通胀压力。

  中国外汇储备风险依然

  在奥巴马8月2日签署债务上限法律后,三大国际评级机构中的两家——惠誉公司和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先后宣布,维持美国的3A主权信用评级不变。尽管如此,随着美国“借债度日”模式的延续,作为美国国债的最大外国债权方,中国承受的压力没有丝毫减轻。

  数据显示,作为全球最大外汇储备国,目前中国拥有3.2万亿美元的巨额外汇储备。在这些资产中,70%以上为美元资产。同时,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超过1.16万亿美元,是持有美国国债最多的国家。美元的持续贬值带来的风险不可避免。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8月2日对美国通过债务上限法案表示欢迎,不过,他同时强调,美国国债是全球债券市场最主要的投资与交易品种,美国国债市场的大幅波动和不确定性将影响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稳定,拖累全球经济复苏。中国希望美国政府和国会从自身和全球利益出发,切实采取负责任的政策措施,妥善处理债务问题,保障美国国债投资安全和市场正常运行,维护全球投资者信心,实现在二十国集团达成共识的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周小川表示,中国的外汇储备管理将继续坚持多元化投资原则,加强风险管理,最大限度减少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对中国造成的负面影响。

  比起债务上限危机,更值得关注的是美联储的下一步举措。美联储如果再度量化宽松,对全球的外溢影响将如前两期,导致美元贬值,使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的通货膨胀难题进一步加剧。(半月谈驻华盛顿记者 刘丽娜)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王晔君】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