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仅靠服务取胜这一点并没有得到海底捞高层的认同,他们倾向于用制度和流程将这种优势固定,并且系统化地降低成本。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这就是海底捞的现状。在顾客排队的假象下,我依靠我带出的几个徒弟,貌似推出了一种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也能称为现代企业的话,星星也会发出太阳般的光芒。”张勇在4月时曾感慨,“其实现在是海底捞很危险的一个阶段。扩张太快,我们还没有很好的办法通过流程、制度和绩效考核把企业文化很好地贯彻下去。”他说,现在正是海底捞的瓶颈期。“五年以后,如果海底捞还在的话我就成功了。”
据悉,海底捞计划今年年底在珠三角开第一家店,店址选在深圳。陶小姐说这是最南端的一家店,算是在珠三角的“试水”。如果在深圳经营顺利,将考虑在珠三角建立物流基地。
张勇的“乌托邦”实践
员工98%初中毕业来自农村 大区经理离职可获800万元
业内人士多把海底捞的成功归结于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而搭建这种文化的,却是许多超越传统的、让人不可思议的条款。
每月给员工父母工资
比如,海底捞每个月给领班以上员工的父母们发工资。钱不多,按照不同干部的等级,每月也就几百元。海底捞还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做店长超过一年以上,不论什么原因走,公司都给8万元;小区经理走,给20万元;大区经理以上走,会送一家火锅店,差不多800万元。
另外,海底捞每年还有1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治疗员工和直系亲属的重大疾病。公司在员工住宿方面的成本约为每家店50万元,这些宿舍离上班地点最远是步行20分钟,配备空调,有专人保洁、洗衣服,还有电脑上网;对夫妻员工还考虑给单独房间。
远低于平均流动率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访问教授黄铁鹰所著《海底捞你学不会》一书是迄今对海底捞最近距离的观察。书中有段文字记录了80后袁华强如何在6年时间里从传菜员成长为大区经理的经历。故事在企业里成为学习的典范,也成为服务员梦寐以求的未来。
海底捞服务员工作强度很大,每天9时左右工作到14时,然后16时上班直至打烊——平均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但流动率一直保持在10%左右,远低于中国餐饮业28.6%的平均流动率。
2009年,北京海底捞共有2500人,大学本科生只有5个,初中毕业的占98%,很多来自偏远的农村。张勇说:“尽管我的同事中有不认字的大姐,还有一次服用两板感冒药的阿姨。但不能证明,第一他们综合素质差,第二,他们不能用双手改变自己和家人同事的命运。”从某种意义上,他搭建了一个相对公平的平台,让人们通过双手改变命运。
实现城里人的梦想
一个服务员对黄铁鹰说过:“我成为海底捞的正式员工一晃两年了,我不仅认识了很多菜,还吃过很多曾经没见过的好东西。一次一个员工过生日,我们大家去金鼎轩聚餐,一次花了600多元。对以前的我来说,这简直是天文数字!如今我吃上了。我现在还学会了打扮自己,前几天和同事出去,我穿了耳眼,买了耳坠。我打算下次休假时,再买一双马靴和一条马裤。”
这种很多城里人想当然的生活对他们而言,像是一个梦想,不过至少他们可以在海底捞实现。
文/图 记者李颖 (署名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