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宏观经济数据于日前公布,市场关注的CPI指数同比上升6.2%,与7月份的6.5%相比有所降低,这也是今年4月份以来CPI首次回落。此次回落被视为对“7月拐点论”的验证,通胀是否就此得以控制?外围环境中欧美双债危机、市场对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忧虑仍存,我国宏观政策会否出现变化?就上述问题,记者专访了部分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
CPI回落但高于预期环比形势并不乐观
多名专家认为,8月CPI数据略高于市场平均预期,较前月有所回落,主要是翘尾因素逐渐消失所致,从环比看形势仍不算乐观。
华创证券宏观分析师华中炜等专家认为,此前市场普遍预期8月份CPI同比上涨6.1%。实际上,虽然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3.4%、环比上涨0.6%,增速如期回落;但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0%,环比上涨0.2%,导致8月CPI回落幅度不足。随着翘尾因素影响下降,预计9月份CPI还会进一步回落。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分析,食品价格依然是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动力,但增势趋缓,其中猪肉价格依然保持较快上涨。扣除食品价格因素之后的CPI从5月份以来一直保持平稳,波幅较小。考虑到宏观紧缩政策效果逐步显现,经济增速回落,外部经济增长疲软,猪肉价格虽可能再度波动,但总体水平应已见顶,预计物价会回落,到四季度将会处于4%~5%之间。
华中炜表示,9月物价依然有季节性上涨压力,但是考虑到去年同期涨幅更大,可能情景将会是环比数据保持上涨、同比数据延续回落。与上一轮通胀周期“平起陡落”的趋势相比,本轮将会呈“平起缓落”,如果在波谷和波峰之差相同的情况下,周期跨度将明显变长。当前CPI仍为首要决策考虑因素,且6%作为一个重要参考临界点,政策仍将延续紧缩基调。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认为,由于去年下半年的基数较高,中国的CPI同比增长率将在未来数月出现一定的下降,这种下降仅仅是“数学上”的,并不具备太多的经济意义。如果环比通胀率仍然保持目前的增速,同比通胀率将在明年年初再度走高。
刘利刚指出,从目前各方面的数据来看,由于通胀预期较强、农药等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中国的食品价格可能面临较为长期的上升趋势,猪肉价格上涨只是一个“表征”而已。如果这样的情况持续,明年年初,房租和工资价格将出现“一次性”上涨,这将继续恶化中国的通胀前景。而在生产领域,一些现象也值得担忧,这就是即使世界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一定的下降,中国进口铁矿石价格却表现得异常平稳,甚至在近期出现了一定的上涨趋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国的通胀环境依然异常严峻,由于铁矿石价格的上涨,中国的PPI指数也可能在未来数月出现反弹,这也将最终被传导至CPI中。
短期内货币政策调整
可能性不大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认为,个别月份的物价冲高回落不可能引起货币政策总体方向的改变。根据我国调控物价的历史经验,只有物价形成连续回落的趋势,从紧的调控政策才能发生明显变化。从物价触顶回落到出现连续回落趋势的期间,从紧的政策只能发生一些个别方面的松动。
刘利刚说,在目前规模的资本流入以及贸易顺差下,中国市场的流动性仍将保持充裕,央行不应该在通胀预期未稳定前,贸然放松货币政策。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