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通胀还没看到根本缓解的状态,只是初露曙光。中国物价水平的增长,恐怕再难回到十年前通缩的状态。所以,控制通胀很长一段时间是不能放松的。准备金率没有进一步上调的可能性是,利率上调的可能性也不大。
对外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李长安认为,不能因为稍有回落就对通胀放松警惕,更不能将紧缩政策就此打住。美国QE3可能随时推出,欧债危机没有解除,国内成本上涨因素没有停止,CPI仍有反弹的可能。
四季度通胀将有所缓解?
专家在通胀预期方面观点不一。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认为,此次公布的数据预示着我国经济正向好的方向发展,不仅食品价格,工业品价格同比增幅也开始下降,由此可以判断为物价上涨由加速转为减缓甚至降落的走向。“至少防止食品价格上涨带来扩散性价格上涨,说明通货膨胀已经得到遏制。”
中国建设银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认为,观察国内外宏观经济走势,货币政策不宜再紧,在结构上应该通过适度放松来维持经济平稳增长。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则认为,央行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会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虽然下半年不会再像上半年那样频繁地采取调整利率的手段,但货币政策仍将处于偏紧的状态。”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认为,受国际国内因素影响,我国第三季度通胀指数达到6%,最近出现的高点会维持一段时间,第四季度将有所缓解,全年大致在5.5%的水平。“国际方面,资本流入和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影响我国CPI数据两个主要因素。”左小蕾说,“美国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可能对我国造成变相影响,致使新一轮全球市场资本向新兴市场国家流入,因此,货币政策要非常小心。受全球经济放缓因素影响,大宗商品如石油、粮食等价格出现震荡,但是不会有大幅波动,总体上维持平稳态势。”
左小蕾称,目前货币政策最应关注银行表外流动性、非银行流动和民间流动性增长三股趋势,尤其是流动性带来货币创造等问题。因此,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和引导有效需求增长的财政政策应该是未来宏观调控的两个方向。
岳瑞芳 南婷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