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机抉择中注重促进我国经济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
在“一紧一松”的总量调控框架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相机抉择始终是必要的。但在提防外部冲击的同时,我们还应清楚地看到,世界经济“二次探底”毕竟还未成为确定性事件,因此,我国从短期到中期的宏观政策走向应当注重保持和增强我国经济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的好势头。
从较长时期来看,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不可能成为常态。只要我们在我国经济相对高涨期间有较大把握避免被一些国家经济的“二次探底”再拉回低迷状态,财政政策的必然逻辑就是经过适当的“淡出”过程而回归稳健。
保持和增强经济运行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的好势头,具有重要意义。这有利于减少实行政策刺激不可避免带来的过多行政干预,使市场更好地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从而以竞争淘汰落后过剩产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要求的结构优化与效益提升。
在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中,扩张性政策的“淡出”是一个必要的承前启后的过渡。我国在1998—2003年成功抵御亚洲金融危机冲击之后,财政政策由刺激和扩张向稳健的转变,就曾经历了一个“淡出”过程而保障了衔接转换的平稳有序。所谓“淡出”,也就意味着并不进行显著的政策变化与转型,而是比较低调、徐缓地降低政策扩张力度,到了一定的火候再明确提出和实施新的政策框架。经验表明,这种有序转变有利于使政策连续性要求与阶段变化后的转型要求实现平稳对接,能够较好地服务于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运行机制的动态优化。
抓住时机大力调结构、转方式、促改革
我国经济借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潮流,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中表现出强劲的成长性,但“黄金发展期”伴随“矛盾凸显期”的特征已十分明显,如何从粗放型的老路走上集约型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如何防止因多种矛盾制约而滑入“中等收入陷阱”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征途上的重大挑战。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表明,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
在此大方向下,总体经济社会转型的路径规定了,宏观调控方面的每一个短期考量都要与中长期升级换代、防范风险、化解深层次结构和体制矛盾制约联系起来。当下,在提防国际金融和经济波动甚至“二次探底”风险并推动经济继续向自主增长转变的同时,如何最大限度地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使“十二五”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落到实处,便成为不可回避的重大抉择。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