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姨鸡爪店】
永远是创造者,而不是制造者
店铺成本:3万左右
也许第一次去熊猫姨鸡爪店吃东西的客人会听不太懂她在说什么,因为她的话总是暗藏玄机,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色彩和人生领悟。在客人结账的时候,熊猫姨总是会在金额的后面加上“万”和“美金”的后缀,20块钱就是20万美金。问及原因,熊猫姨神采飞扬地说:“这个美字很好听啊,客人来我这里吃东西吃得美美的,我卖东西也卖得美美的。”熊猫姨招牌式的自问自答让记者深切感受到了这个长沙最会策老板娘的语言功力。
一间不足40平方米的小门面,八张圆桌矮凳,一张能说会道的嘴,熊猫姨谱写出了自己的小吃店传奇。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门店,每天经营16至18个小时,接待人数高达上百人。谈到创业初期的艰难,熊猫阿姨感触颇多。“这个店子1994年开张,一开始做的时候没什么人来吃。我不断改进技艺,客人吃了要他们提建议,然后再不断地改口味。终于有一天,有客人说这个味道好极了,鸡爪的口味才最终定了下来。从开店之初到店子红火,这个蝶变过程花了七八年的时间。”
对于熊猫姨鸡爪店成功的原因,我们也许可以从墙上贴着的一张红底黄字的告示窥见一斑:熊猫姨店只有创造,没有制造;从不跟别人学,只有别人想学我……
【常青汤圆店】
一个能找到回忆的地方
店铺成本:10万左右
“其实我们不是冲着汤圆和葱油粑粑去的。而是听老板娘策的,少了老板娘,常青就少了特色!”一位顾客如是说。潘平就是常青汤圆店的第三代传人,传说中的长沙最能策的老板娘之一。
记者下午两点来到常青汤圆店,一直到三点,这个不足30平方米的小店,顾客就络绎不绝。“来我这里吃东西的,88%都是老顾客,有的人从爷爷辈就来,现在孙子也过来,足足吃了三代人。”在钢筋水泥的冰冷都市里,许多人在寻找着他们儿时的记忆。常青做的汤圆也许不是最好吃的,但一定是最让人温暖与回味的。
老鲁是附近的街坊,来常青吃了8年的东西了。“老板娘待人亲切,东西味道又好”,老鲁告诉记者他来这里的原因时说。“我文化水平不高,但韩国电视剧《大长今》我看了3遍,里面的待人接物都是一流的。现在我把你好和下次再来一直挂在嘴边。”以诚待人、和气生财、尊老爱幼、勤劳善良,这些在大长今身上的特点在这位长沙最会策的老板娘身上也依稀可见。三湘都市报记者 赵伟 实习生 何梦青 闫沁波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